《表哥駕到》讀書筆記
星星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我們仿佛一直活在 別人家的孩子 的陰影之下。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愛學習,從來不玩電腦游戲,愛干凈,懂禮貌,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爸爸媽媽每每教訓你時,都愛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你也會很擔心,擔心媽媽認識太多別人家的孩子。帶著這個煩惱,我們先來讀一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的小說——《表哥駕到》。
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表哥駕到》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參閱。
《表哥駕到》讀書筆記篇一
作者提心吊膽地歡迎表哥到自家做客,到愧疚地自認不如表哥,再到和表哥因為同病相憐而稱兄道弟,更夾雜著兩位母親自嘆自己的兒子不如對方的兒子的怨言,促成了這一篇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文章。
在媽媽的眼里,表哥就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特優生,而在大姨眼里,我才是一個夠表哥學一輩子的最佳榜樣。我想,這樣的現象在現實社會很常見,特別是在如今充滿競爭的社會。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然而卻總覺得他們永遠沒有別人的孩子好,永遠沒有達到自己設定的要求完美無缺。但家長似乎也永遠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優點,只會用自己的模式去教育孩子。但孩子真的需要更多的鼓勵和贊美,而非無意義地一味得攀比和批評。
母親的攀比無非就是望子成龍了,可她們忽略了她們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種生命可以活出不一樣的精彩,同樣。每一種精彩也是無可替代的。但,如果強制讓孩子在一定的范圍學習,豈不是約束了孩子的發展空間?也同樣約束了他們能擁有的精彩。
家長似乎把家里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那孩子已不是孩子,而是一個情緒低落、信心丟失、受壓迫的生命,但為何不把這一切換成鼓勵和贊美呢?成長需要這些,這樣成長才會有真正的精彩。
《表哥駕到》讀書筆記篇二
夜讀《表哥駕到》,看完后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很久沒有接觸到少兒的內心深處,原來他們的思想是那么的獨到,讓我思緒萬千。
很久以來,作為家長的我們,常常以比較為主題。看到的永遠是自家孩子的缺點,永遠是別家孩子的長處。無形之間,讓孩子產生一種比較,一種壓抑,一種無奈。使他們內心深處滾動著自卑和隔閡。我們忽略了教育的主題,鼓勵和表揚。
對于今天的孩子,他們絕大多說都是獨生子女,鮮有溝通和交流。對于家長而言,一直宣揚別人的優點,無異于貶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做事畏手畏腳,缺乏自信。我們總是用自己對社會的看法來衡量孩子,而很少用鼓勵、表揚來贊美。只有培養孩子的興趣,才能讓他們自己在競爭中看到缺點。只有鼓勵,才能讓他們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每個孩子肯定有自己的長處。作為家長,我們有義務揚長補短,發掘孩子的潛能。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要統一模式,猶如流水線下來的商品,整齊劃一。競爭的社會需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需要個性的發揚,需要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孩子。同時,也需要他們心理健康、心胸寬廣。
我們家長必須耐下心來,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他們交心、交朋友。用平等的目光去啟發孩子,開發他們的智力、潛能。同時,也要爭取讓孩子們有交流的機會,多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表哥駕到》讀書筆記篇三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表哥駕到》,一看這名字就覺得好玩,只聽說過皇上駕到,怎么表哥也駕到了呢?心想:這位秦文君阿姨可真逗啊。
興致勃勃的看完了文章,我才知道:原來表哥的到來給了我那么大的壓力,讓我那么沒有信心,真得感覺到一種皇上駕到的氣場啊。而且文章里面寫得事情我感覺那么親切,跟真實發生的一樣,尤其是最后居然真的下起了雨,真好玩。
其實,看到后面,知道表哥和我一樣在家里被教育,一樣沒有信心,我覺得真是有意思。為什么每一個媽媽都認為別人的孩子是好的,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完美的呢?有的時候我媽媽也對我說:你看看人家髙研學習多好,看看宋奇雨身體多棒,看看金軒怡多懂事我的心里也象文章中的兩位小主人公一樣,挺沒自信的,不過我沒有像他們一樣默默的忍受媽媽的嘮叨,每次我都會問媽媽:我真的不如他們嗎?媽媽也都會說:其實你也有很多優點,只是媽媽希望你在有些方面能向別人學習,那樣就更好了。
我知道我在媽媽的心中永遠是最棒的,但是媽媽總希望我能有進步,所以,我也是理解她的。真希望我變得越來越好,這樣媽媽就不會說誰誰誰比你強多了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