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假如我是語文老師精選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一:
彈指一揮間,三年的初中生活從身邊溜走了。然而記憶卻毫不褪色——我初一時的語文老師,一個坦誠、執著追求事業的普通教師,一個隨和可親的大伙伴,成了我永遠珍藏的記憶珍寶。
那是開學的第一節課。鈴聲一響,我們這些新生都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直瞅著門外——個魁悟的身影躍進視野。我定睛一看,不由得倒抽了口冷氣:“來者不善!”只見他滿臉胡子拉茬的,頭發就像魯迅先生的一樣。一根根精神抖擻地豎著。唯有那同胡子一起掛在臉上的笑容和兩片厚得像酒瓶底似的鏡片隱隱讓人感到一絲安慰。
“我姓王。”轉身寫了一個大大的“王”字,“大王的‘王’”,他補充說。我們一下子“哄”了起來,老師也笑了。笑聲中,我才發現他并不怎么可怕,兩只躲在鏡片后,的眼睛更是盛滿了平易近人的笑意。
不知不覺地,下課的鈴聲響了。我似乎第一次發現。四十五分鐘原來只這么短。
奇怪的是,下課了,王老師并沒有馬上走,而是直向講臺下走來——是不是說我們笑得太厲害了呢?那實在是老師太幽默了呀!正想著,他已經微笑地走過我的桌邊。我轉身以看。幾個男生正拉開架式準備走象棋!——糟了,一定要沒收!果然老師拿過一粒棋子掂了掂:“你們也會走呀?好,咱們以后比試比試怎么樣?”不過,我的心一緊。老師卻把棋子放下了,“要么不下,要下就要下好,就要有充裕的時間考慮。下課十分鐘太短了,到外面去走走,對學習和身心都有益!”一番話。直說得當事者直點頭,我倒愣了:要和學生比棋?怎么就沒有一點“老師相”呢?
同普天下的中學生一樣,剛升入初中的我們大都怕作文。為此,王老師可說是費盡心機——先在班上組織興趣小組。然后帶領我們走向社會,過一回記者癮,游風景名勝,添幾分熱愛山河之激情。而每每發現同學的“佳作”,他又是要“作者”朗誦,又是向外投寄,讓我們品嘗、分享成功的喜悅。“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在校作文競賽中,我們班頻頻獲獎。
記不清是在一個星期幾的下午,語文老師春風滿面地走進教室,手里揮動著一個大信封——我們班同學的一篇作文發表了!教室里一片沸騰,大家直嚷著:“請客!”那位同學紅著臉一言不發,王老師倒樂哈哈的。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二:
金色的童年,純真的夢幻,像一道七彩虹,編織著燦爛的明天……明天,我想當一名語文老師。
假如我當上了一名語文老師,我要把所學的知識全部奉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為祖國培育出一代英才,使祖國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我首先改革課堂教學。不能把知識老像灌水似的灌進學生們的腦袋。我要用豐富的知識拓寬他們的思路,增加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讓他們到大自然探索奧秘,在實踐中尋找答案。如果誰有一項小小的創造,我就會和全班同學向他表示祝賀,并鼓勵他繼續前進。學習正像蜜蜂采蜜一樣,如果不經過辛勤的勞動,怎能釀出甜美的蜂蜜呢?
我忘不了,每當寫作文時,同學們那抓耳撓腮苦思冥想的樣子。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就要闖出一條改革作文教學的路子。
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我要讓學生和書交朋友,在書的海洋里邀游。讓他們早些結識冰心、魯迅、王安石……用馬克思的話教育他們:“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我希望他們到作家爺爺奶奶那兒做客,讓他們講講寫作的奧秘。平時,我適當少布置作業,保證學生每天都有一小時的看書時間。看書時,我要求他們一邊看一邊思考,把優美詞句摘錄下來,以后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在每個星期的班會上,我都會召開故事會,舉辦讀報活動等。
寫作離不開生活,我要把學生帶到廣闊的天地中去。春天,我帶他們去郊外,看那爭奇斗艷的花朵;夏天,我帶他們到街心公園觀賞那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油光閃亮的綠葉;秋天,我帶他們來到豐收的田野,幫助農民伯伯收獲豐碩的勞動果實;冬天,我帶他們在雪地中嬉戲、玩耍,帶回一根根晶瑩透亮的冰凌柱。讓他們通過生活實踐感悟: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精彩的作文。
假如我當上了語文老師,我還要把電化教學引入課堂。
到那時,老師就不一定站在講臺上,也不需要用粉筆“吱吱嘎嘎”寫個不停。到那時,同學們只需走進寬敞的階梯教室,面對電腦熒屏,頭戴耳機,聆聽來自同步衛星輸送的教學信號。到那時,我這個語文老師再也不用像現在的語文老師那樣用筆為每個學生批閱作業了,我只要根據每個學生的電子信箱號碼,利用我最得力的助手--電腦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煩瑣的工作。總之,我會讓我的語文課成為每個學生最感興趣的科目。
不久的將來--21世紀,等著我們新一代的少年兒童為她裝扮,為她鋪一條絢麗的道路,讓她快樂地走過那屬于她光輝燦爛的一百年!我,一名未來的語文老師將為此發揮應有的作用。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三:
我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就是長大后當一名語文老師。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春天我會帶學生去春游,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力量,讓學生充滿童年的快樂和幸福;秋天,我會帶學生去秋游,去采集標本,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會培養學生自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感受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絕不會把知識往里面灌,而運用到生活中去,我會讓學生明白讀書是一種快樂,并告訴他們有多少人渴望讀書,但仍是遙遙無期,我要讓他們熱愛讀書,將來做社會的人才。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決不會包庇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更不會視那些成績差的學生,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從思想上。生活幫助他們,然后再慢慢地把知識補會來。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會讓學生把書上的好詞好句都摘吵下來,并且巧妙地運用。
假我如我是語文老師,我會布置少一些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課外的知識。
我相信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夢想一定可以實現的,我會加油的!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四:
我的班主任——黃老師,是我見過的最和藹可親的一位老師,每時每刻,她的臉上都掛著笑容,讓人看上一眼就感到親切,而且她講的課生動有趣,妙趣橫生,我舉個例子:在語文課上,黃老師制作的課件經常讓我們在玩耍中學習,朗讀課文的時候,黃老師也會借助圖畫或課文內容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
黃老師雖然很瘦弱,但講起課來,永遠是精力充沛,聲音洪亮,繪聲繪色,坐在最后一排的學生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黃老師為了讓我們自己管理自己,讓班上的每位同學都擔當了一定的職務,比如說有組長、衛生組長、體育委員、紀律委員、大管家、護花小使者、健康小衛士、美術小幫手、文明小衛士、數學小助手、常規小衛士、安全員、整理委員、早讀小老師、節儉小衛士、路隊長、領隊員、紅花小社長、清潔大師、護眼小衛士等等,人盡其職,每個人都有事干,在管理別人的同時,也管理了自己。
在班隊會上,黃老師規定好主題后,每星期讓每個小組輪流舉辦主題班會,并且要求內容生動有趣,知識面要廣。由舉辦人自行主持。
在作業方面,黃老師雷打不動的“老三樣”是:讀、寫、記。讀就是讀書讀故事,每天布置寫話,鍛煉了我們的寫作能力,每天記一個成語,豐富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提高了我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期中期末考試前,宣布停止寫話,開始抓緊復習,為的是我們能考個好成績。
黃老師每學期給我們寫的評語生動優美,概括了我們的特點優點,我們讀后都非常受到鼓舞。
黃老師是位老教師,估計教完我們這一屆可能就退休了,黃老師在教我們這一屆的時候獲得了安寧區“優秀班主任”稱號,領了證書,戴上了大紅花,真讓我們佩服呀。
黃老師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師,我很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