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培養體系
一是明確改革方向。作為教育部首批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省教育廳圍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四鏈”協同,與全省34所高校簽訂40項《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任務書》,通過多年探索,打造了南京農業大學“科技大篷車”、江蘇科技大學“產業伴生與企業嵌入”等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示范樣板和品牌。
二是構建培養體系。從江蘇實體經濟和制造業大省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全省高校現有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51個、碩士授權點558個,涵蓋全部學科門類。5年來,全省專業學位博士、碩士授權點比例分別從2.8%、31.9%增長到13.1%、55.1%,形成了分類發展的格局。
三是注重學科引領。江蘇全力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發展應用轉型類學科。2023年,首次在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中增設20個應用轉型類學科,以貢獻求支持、以服務促發展,由高校與政府、行業部門和領軍企業共建,培養解決產業關鍵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專門人才。
二、加強多元協同,推進產教融合
一是打造實踐基地。2009年在全國率先開展研究生工作站建設工作,累計認定省級研究生工作站6000多家,形成了校級、省級、省級優秀、省級示范的“四層級臺階式”建設模式,每年吸引近10萬名導師和研究生進站開展科研活動。
二是注重“雙師型”導師隊伍建設。2010年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教授選聘,累計評聘2000多名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通過“引企入教、引企入研”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交替。
三是協同大院名企聯合培養。全力支持高校高起點高質量建設卓越工程師學院,東南大學等3所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聚焦國家戰略和江蘇省重點產業體系建設,實施“大院名企”聯合培養,研究課程來自行業企業真實有效需求。
三、加強過程管理,嚴格質量保障
一是率先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指委對學術和專業兩類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指導與評價,培養同質化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是構建專業學位論文多元評估機制。2014年起專業學位論文納入省優秀碩士論文評選范圍,2015年起納入抽檢評議范圍。
三是建立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開展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要素調查研究,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與創新。
下一步,江蘇將認真貫徹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持續推進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