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
寫作文要根據主題和目的的需要,選擇恰當的素材進行組織和加工,以形成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文章。什么樣的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1
今天是中秋節,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歷8月15日就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會仰望明月,想念自己的故鄉和親朋好友,所以我們又會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
夜幕降臨,只見皎潔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邊,像一盞指路燈,指引四面八方的游子,回到家人的身邊。路上,車輛、行人都特別的多,他們手上都提著各種各樣,包裝精美的月餅。說起月餅,他們的形狀大同小異,幾乎都是圓形的。俗話說得好:“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時節里,家家戶戶都享受著團圓和睦帶來的幸福。說起口味嗎,那可是千變萬化,除了有傳統的五仁味兒,芝麻味兒,豆沙味兒之外,還有水果味兒,蛋黃味兒,冰淇淋味兒……真是讓人垂涎三尺。
我坐在小花園里,抬頭仰望星空,只見月光灑在湖面上,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撲上了一層又一層的閃粉;月光灑在草地上,好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白紗;月光透過密密密層層的枝葉,在土地上形成了斑斑駁放的小圓點,像極了一幅深深淺淺的水墨畫。
輕風吹來,我細細地品嘗著月餅。大家圍坐在一起,我慢慢地閉上了眼睛,只聽著媽媽哼唱著“水調歌頭”,那旋律,悠揚、委婉……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2
過中秋了,好多年沒有和家人在一起過中秋節了,今年思鄉的情節特別重,可還是不能回家,真想吃吃小時候家里的大月餅。雖然現在的月餅什么花樣都有,但我從來不愛吃,也從來吃不完半個,還是家鄉的月餅好吃。
也想在家和那么多的親戚,兄弟姐妹們一起吃頓團圓飯,多熱鬧啊。但這一切都只能是兒時的記憶了,你說這人長大了要一家團聚怎么就這么難呢?
不過,過節嘛,總要開心點呀,在此祝全天下的人中秋快樂!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3
到了爺爺家,家里的人陸陸續續都到齊了,家里熱鬧極了。我數了數,一共23口人。爺爺最高興,看著全家人都到齊了,還激動地流出了眼淚。一家人聚齊真不容易啊,我們在一齊開心地吃了一頓團圓飯。
最后等到了晚上,我們把桌子搬到了院子,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火紅火紅的柿子、淺黃淺黃的柚子等等,還有中秋節的主角月餅。我們邊吃邊抬頭看天空,月亮像一個羞答答的姑娘出來了,好圓啊!月亮就是一個白玉盤,高高的掛在天空。
吃著月餅,欣賞著月亮感覺真好啊!這就是我的中秋節。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4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當中秋節來臨之際,人們都會賞月、吃月餅,以表示慶祝。可是中秋佳節倍思親啊!
晚飯后,我趴在床上靜靜地,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干,不發出一點聲音,屏息凝神,只是呆呆地望著窗外,看著天地緩緩地披上一層黑紗。太陽公公伸了伸懶腰,打了一個哈欠,和世界揮揮手,躲到山后休息去了。這時候月亮姐姐走上了天空,和星星一起玩耍。看著她從彎彎的小船到圓滾滾的大玉盤,心里默默的想:月亮姐姐也和星寶寶們團圓了吧!
每到中秋佳節,所有的人都會回到家團圓,不管是外出勤奮的書生游子,還是在外打拼的青年們,不管是居住在城里的人,還是處在悠閑田園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念故鄉,想念自己的親人。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回家團圓。因為月餅的形狀像月亮圓圓的時候的樣子,表示著團圓,所以會在中秋節吃月餅。
我本應在這種節日中開心一把,但是我現在的心情很矛盾,怎么也開心不起來了。別人家的月餅都是圓的,而我們家的月餅卻缺了一塊。
我的媽媽從還沒有放假到會議開完了才可以休息,剩下的節假日啦,雙休日啦,都要泡湯了!我相信這遼闊的新疆絕對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心情。
我在班里就打探過了不下十個人的“月餅”是圓的。有的同學的爸爸媽媽是武警,因為那些做錯事的使多少家庭的成員不能休息;有的同學的爸爸媽媽是支援南疆的;還有的同學的父母是交警大隊的……有多少塊“月餅”是殘缺的啊!
外面的寒風怒吼著,咆哮著,把月亮姐姐嚇得躲到了樹后,樹葉支持不住,開始劇烈搖晃,滿滿涼意。我找出一塊月餅,悄無聲息地細品著,慢慢地輕嚼著。外面熱熱鬧鬧,可心里卻是涼的,像是有一塊永不融化的冰,深深埋藏在心底。“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看來果然如此。
中秋佳節倍思親啊!讓我們的家人和我們一起團圓吧!讓我們的“月餅”變得完整無缺吧!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家庭的心聲!我期望,這天底下的“月餅”都是圓的。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5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親人團聚的日子,而我呢,又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餅了。我一口一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媽媽給我買的月餅。吃著吃著我突然想:這些月餅太甜了,吃多了很膩,家人都不愛吃。我為何不在月餅里添加一種餡?讓月餅更美味,也讓家人都喜歡吃。
于是,我開始了苦思冥想,腦洞大開。首先想到了雞排餡,拿著雞排對著月餅比劃了下,雞排太大了,月餅的肚子小,裝不下……我想了一種又一種的餡料,可是統統都被排除了。
為了尋找餡料,我用腦過度,肚子開始__了;可飯點還沒到,我只好拿著零花錢去樓下買些零食來充充電。在小賣部里,我發現了一種可以做月餅餡的物品——干脆面。
我買了幾包干脆面,飛快地跑回了家。我急忙拿出一個月餅,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在它的肚子上挖出一個洞,掏出它的“內臟”,再把干脆面填進去,最后把洞口給塞上。我激動地拿著這個特制的月餅輕輕地咬了一口,啊!多種口味沖擊著我的味覺,又香又脆又辣又甜,太好吃了,簡直是人間啊!
我又如法炮制了幾個這種“特殊的月餅”,并在其中一個的月餅里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媽媽,中秋節快樂!”我把這個月餅遞給媽媽:“媽媽,吃月餅,這是我制作的特殊愛心月餅。”媽媽拿著月餅,我的緊張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媽媽,媽媽的嘴巴可真大呀,一口就要到了那張紙條,媽媽看紙條時,我激動地上串下跳。媽媽開心的直夸我乖巧,懂事……
中秋節,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日子。而我們家今年的中秋節,因我那特殊的`月餅使我們更加的溫馨、快樂。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6
今天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晚上,我們全家人圍著圓桌邊吃月餅邊賞月,晚風輕輕拂過面,像媽媽那雙纖細的手撫摸著我的臉,舒服極了!就在這時,妹妹大叫起來:“你們快看哪,月亮出來了!”我抬起頭,望著圓月,此時的月亮十分皎潔,如同一輪玉盤嵌在深藍的天幕中。我禁不住站起身,靜靜地仰望:月光似水,像瀑布般一瀉千里,剎時間,屋頂、小路、花草,仿佛都變成了一泓清泉,閃動著銀色的漣漪。月光如紗,明月在空中自由而懶散地散步,透出朦朦朧朧的光亮,它雖比不上太陽那強烈耀眼的光芒,但清幽若夢,給人一種神奇的夢幻的感覺。這光亮,隱隱地照在草地上,恰似為花草們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然而,眼前這幅美麗的月色風景圖,卻被惹人討厭的烏云攪亂了,只見烏云慢悠悠地飄到月亮跟前,用那“烏紗帳”,擋住了它那美麗皎潔的月光,月亮則“毫不畏懼”,試圖用自己的光芒沖破“烏紗帳”,一秒鐘,兩秒鐘……終于,它通過堅持不懈和努力驅走了烏云,烏云也只能“甘拜下風”,灰溜溜地“逃走”了。而我覺得月亮釋放出來的光亮耀眼無比!
“唉,要是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就好了。”妹妹說著,伸手拿了個月餅。聽了妹妹的話,我也若有所思:是啊,如果嫦娥奔月不是傳說,我多想到月亮上陪陪那孤獨的嫦娥,逗逗那正在搗亂的玉兔!可惜那只是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寫下了關于月亮、贊美月亮的詩詞,民間也流傳著動人的傳說。月亮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美好的象征,于是,月亮便有了“嬋娟”、“玉盤”等美稱。
“穎,要回去了,幫媽媽收一下東西。”突然,媽媽的一句話提醒了
我,這時我才發現已經深夜了,我們收拾完東西就進屋,而月亮的美麗皎潔令我陶醉!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7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意蘊深厚的傳統節日。傳說,在春秋時期,帝王就開始祭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開始效仿,漸漸傳入民間。據《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
中秋節是代表思念與團圓的節日。古時候,有多少千古佳句誕生在這中秋之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等,無一不是表達了對家鄉,對親人,對故友的切切思念之情。而“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傳說故事,也讓人浮想聯翩。
中秋節的夜晚,我們一家人帶著月餅在頂樓上賞月.遙遙的天際邊,那月兒如同一只晶瑩剔透的玉盤,瑩白無瑕的將絲絲淺金色的月光灑向人間,讓我不由地想到了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夜色漸濃,如紗似水的月光越來越亮了,輕舒漫卷的云朵也越倆越薄了。云朵化作縷縷云絲如柳絮般輕輕繚繞在光華燦爛的月兒邊,襯得月兒越發輕靈,猶如玉盤中盛滿的金燦燦的黃金。而夜空中灑落的熠熠生輝的星星,大概偏是那玉盤中散落的點點碎金吧。
家人的談笑聲將我的目光引去,原來是月餅已經拿出,開始品嘗月餅了。吃著香甜的可口的月餅,和父母親聊著中秋的神話故事,仿佛這就是中秋節的真諦了。吃完月餅,再次將目光投向皎潔的月兒,它仍是靜靜地高掛空中,靜靜地將月色灑落我們身上,靜靜地看著人間的悲歡離合,猶如同它千百年來一直所做的那樣。
適合中秋節的趣味小活動作文篇8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之夜,仰望星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也有層層清云,如煙如霧,彌漫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了萬般嬌態……這就是我心中的中秋佳節。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的眼睛,卻獨具情調。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將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節,而我卻更喜歡在這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糖,里面放上芝麻、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吃著母親做的月餅,站在高處欣賞圓月,實為人間美事啊!
我曾讀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光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峨眉山月歌》抒發的是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獨抒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公平無私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光華給人慰藉,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溫柔、思念、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可以容納每個人的思緒,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緒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朦朧的意境之美。
愿這意境滌蕩我的心靈,沖刷世間一節的不平。或者你對圓月還有其他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想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我們心中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