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趣事作文
好作文的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有文采,能夠讓讀者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作者的表達技巧。什么樣的中秋節的趣事作文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中秋節的趣事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1
八月的天空,秋高氣爽。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國慶小長假的第四天。爸爸媽媽忙于工作,所以我沒有實現向別的小朋友一樣出門旅游的夢。今天一大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姐姐拎著水果和大包小包的禮品,踏上回鄉的'路,我們一家人要去鄉下和爺爺一起過中秋節。
車窗外到處一片秋色,有金黃色的玉米,有許多農民伯伯在地里高興地收玉米。樹葉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好像秋風送來的信件,告訴大家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要多加衣服。伴著一路的歡聲笑語,我們回到了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爺爺早已在大門口,笑瞇瞇地等著我們了。晚上,媽媽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爸爸陪著爺爺聊天,同時我們還把帶來的水果洗得干干凈凈,爸爸用刀子切出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用一個盤子盛好。我不解地問爸爸這是干什么呢?爸爸微笑著說,是在準備水果祭月神。
每年的中秋節,大家都會選一些可口的水果來一邊賞月一邊祭祀月神,這寓意著是豐收的一年,也盼望著下一年也是豐收年!聽了爸爸的話,我明白了。原來中秋節中包含著這么多的大道理呀。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2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圓很圓,圓的像一個大玉盤掛在空中。八月十五的月亮很明亮,仿佛能看到孤獨美麗的嫦娥和潔白可愛的玉兔。中秋節是團圓節。這一天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著美食其樂融融,快樂無比。
中秋節有著吃月餅的習俗,天上皎潔的明月,人家飯桌上飄香的月餅,象征團團圓圓,美滿幸福。中秋節到了,媽媽一大早就準備好了月餅,有五仁的,有豆沙的,黑芝麻的。
八月十五月兒明,晚上九點,圓月高高地掛在空中,月光撒滿大地。爸爸在陽臺上放著一個圓桌,桌上擺滿了金黃的月餅和飄香的水果,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抬頭望著明月,講著嫦娥的美麗傳說,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心情十分愜意。
晚風徐徐吹來,媽媽的長發隨著風輕輕的飛舞,美麗動人,陽臺上的菊花開的美不勝收,一對蛐蛐“吱吱”的鳴叫著,嬉戲打鬧,仿佛在說著情話,好像他們也在過團圓節。
我愛中秋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3
中秋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并稱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大家應該不知道中秋節的真正來歷吧?那我就好好地給你們掃掃盲吧!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唐高祖年,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吐魯番人為皇帝陷餅祝捷,皇帝就把月餅分給重臣品嘗,從此就有了中秋節吃餅食的習俗。
唐代時,“月餅”的名稱開始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月餅又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宋代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相關的圖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餅的習俗開始盛行。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祭月月餅到處都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千古佳詩,就是李白在細細品嘗這月餅,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思念著家鄉、親人時吟誦的。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4
快到中秋節了,每年都過中秋,但是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5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我和家人一起在陽臺賞月。剛剛升起來的月亮傾泄下了一片清輝,月亮亮燦燦的,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白色。月光靜靜地灑在了地面上,整個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層銀色的光,鎮上像被籠罩著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了云朵,將光輝灑在了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用銀子鋪成似的。它還將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風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云里,一會兒又從云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了夢幻一樣的銀灰色。看著月亮,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里不能與家人團聚。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6
中秋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從古到今,中秋就意味著“團員”和“幸福”。遠在他鄉的親人趕著回家團聚,一起共渡這美好的節日。
中秋,顧名思義,是秋高氣爽時節,處處飄散著桂花的香味,像濃濃的親情,化不開,深深吸一口,仿佛擁有滿滿的甜蜜和幸福。我們一家五口人,就在這滿園飄香的桂花樹下,慶祝中秋佳節。媽媽和外婆精心準備了一桌子的好菜,爸爸平時不喝酒的,今天破例了,和外公一起舉杯邀明月。抬頭看著掛在天空的明月好似鑲嵌在深藍色絲絨布上的寶石,柔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猶如沐浴在溫暖的親情里,我們一邊玩兒著猜謎游戲,一邊兒吃喝,猜不到謎底的懊惱聲,出題人的嬉笑聲,拼命猜題的起哄聲,匯成一曲無比舒心的優美旋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幸福。我想中秋節的.意義就在于此吧!
我希望每一年的中秋節都能和家人一起渡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心懷家庭感恩父母的人,能感受到中秋節的美好和溫馨!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7
風涼颼颼的,一會兒又下起了雨來,但還是有許多人拿著雨傘出來看月亮,我也不例外。媽媽拿了個小椅子,我們坐在那看月亮。啊!月亮真美呀!圓圓得像個太陽。雖然不是很亮,但是它的柔和、清靜,讓人感覺很舒服。
月亮旁邊還有一群小星星,它像一雙雙明亮的小眼睛,向我們眨眼。有的極亮,有的不太亮,有的'大,有的小,好玩極了!
雨停了,每棟樓有三三兩兩得出來人,好多人都在看月亮。有的家還搬了桌子,全家人邊看月亮邊吃著月餅,是件多么幸福的是啊!
小朋友拍手叫道:“天上有張餅嘿!”叔叔阿姨說:“真好看呀!”老爺爺老奶奶說:“最美不過月夜啊!”月亮好像不好意思似的,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夜漸漸深了,這時風而一陣一陣慷慨的送給我們,不時地掀起我們的頭發和衣服。過了一會兒,人們都陸陸續續的回了家。
夜已經很深了,可我無一點睡意。我又下床跑向陽臺,欣賞著美麗的月亮。那里已無剛才那般景象,已是一個很寧靜的月夜。只有那蟋蟀不知疲倦的叫著,打破這寧靜。
啊!好美的月亮,我看得都入神了……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每年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合家團聚。今年的中秋前夕,家委會的叔叔阿姨們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DIY冰皮月餅!
下午,科學課下課了,我洗完了手,興沖沖地跑回教室。教室里氣氛熱烈,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們有的在觀察課桌上的材料,有的在看教室的布置,還有的湊在一起,互相在聊中秋節的話題……上課了,大家安靜地回到位置上,教室里靜得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第二聲上課鈴響了,一位年輕的阿姨走上講臺,她面帶微笑,告訴我們她是朱好陽的媽媽,她甜美的聲音讓整個教室瞬間沸騰起來。朱好陽媽媽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大家很開心。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期待的環節——做月餅。我拿起粉紅色的皮,輕輕地將它壓扁,然后在上面放了一些豆沙餡,最后將它封口,一個月餅團子做好了。我看了看這月餅團,凹凸不平的,我來給它“整個容”吧。我把這個團子寶寶輕輕地捧在手上,搓了搓,團子寶寶好似要跟我作對一樣,扭著肥胖的身子,輕盈地從我手掌間滑過。“可憐”的團子寶寶,啪的一聲,被摔成了一張大餅。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團子,接著搓啊搓,費了很大的勁,終于,第一個團子寶寶“粉墨面世”了。因為有了制作第一個的經驗,我做起來順手了,也輕松了許多。不一會兒,八個團子就做好了。
最后一道工序:成型。月餅模具是手壓式的,有著一個粗粗的圓筒,圓筒底部是各種花紋,圓筒上面有一個大手柄。媽媽告訴我,把團子放進去,再將它倒扣在桌上,將上面的手柄按到底,再拿起模具,輕輕地推一下手柄,月餅就會自然脫落。按照媽媽教我的方法,我拿起一個模具,將月餅放進去,輕輕一壓,一個漂亮的月餅就做好了。我拿起月餅看了看,原來是機器貓的花紋呀,機器貓的嘴角上揚,好像在對我說:“中秋快樂!”接下來,我又印了玫瑰花、米老鼠等圖案。沒多久,八個冰皮月餅就水到渠成了。
看著自己做的月餅,我心里充滿了成就感。環顧四周,同學們都沉浸在興奮和喜悅之中。這次做月餅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今天真開心,我的心情好像這月餅,美美的,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