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
“簡約與繁復”兩個概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關系,簡約有簡約的價值,繁復也并非一無是處,要看具體的情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1
簡約意為節儉,簡約生活也是節儉生活。選擇節儉,不僅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追尋一種精神品質,更是確立了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能源資源緊缺成為重要問題。生態破壞呈加劇之勢,水土流失量大面廣,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大力節約能源資源,減輕能源資源消費增長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壓力,關系到地球的生存與發展。在粗放使用、無端浪費中,能源也進入了緊缺時代。除了科學技術落后的因素外,人為浪費是一個大漏洞。然而,不加節制的資源浪費會撼動人類生存的根基,它將成為破壞我們美好生活的最大隱患。
在發展的車輪下,如何使地球持續發展已經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在世界各國,節儉已經成為一種風潮,不少國家的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已經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節約能源資源,善用資源,大力促進能源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是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在回收方面:不亂扔紙,紙可以回收,把紙放進”可回收”垃圾箱,能循環使用;不亂扔廢電池,廢電池中有大量有害成份,一節廢電池可以讓一平方米的土地50年里寸草不生,讓3立方米的水5年內持續劇毒。在節約用水方面善用資源,淘米水洗菜、澆花,洗完臉、洗完菜的水沖馬桶。在節約用電方面節約資源,夏天不要總開空調,開空調時溫度不要調太低,不然會很浪費電。善用燈泡,也會節約電,比如:在廁所等用電時間短的地方用普通燈泡;在客廳,臥室,課桌等用電時間長的地方用節能燈泡。此外,不要總悶在家里看電視,玩電腦,可以在外面運動運動,鍛煉一下身體。在節約木材方面,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盡量不使用木制鉛筆,可以用環保性鉛筆或自動鉛筆。美國在這方面就做得好,雖然它是資源大國,他們的國民消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是美國學生的課本是重復利用的。一本教科書要至少用8個學生,平均使用壽命5年,這能使多少森林幸免于難!
地球有再多的資源終會有用完的一天,那將是難以想象的混亂。比如說水資源,地球70。8%的面積被水覆蓋,但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水還不到世界淡水總量的1%。要想使淡水資源短缺在一段時間內得到緩沖,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現在,我們就該未雨綢繆,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就如《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所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在古代就已實行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理論了,我們如今身處現進的時代反不能及嗎?
積羽沉舟,在我們這唯一的地球上,如果每個人都不注意節約資源,那么我們的資源儲備將無法承載人類的發展之舟;積水成淵,如果我們真正做到簡約生活,善用資源,那它所匯集的力量將不僅是我們走向未來的支撐,也是子孫后代有美好生活的基礎。節約資源依賴每個人的行動,簡約生活人人可以做到。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2
陽春三月,花團錦簇,是為繁;清秋之際,水落石出,是為簡;“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是為“繁”;“君子之交淡如水”,是為“簡”;“臺下十年功”,是為繁;臺上一分鐘,是為簡。繁與簡,簡與繁,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這個奇妙的世界。
繁是由簡組成的。二十六個拉丁字母,組成了紛繁復雜的英文,組成了一段文明。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單調的色彩,卻構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個個簡簡單單的細胞卻繁衍出了整個地球的生命。一切繁雜的背后是由若干個簡單構成的,沒有這種種的簡單,繁是虛無的。就和一幢樓方卻沒有磚瓦。
繁是簡的過程,簡是繁的結果。一場動人的演出,若沒有先期訓練的繁,哪來最后成功的簡,而最后的簡,又何嘗不是那一連串繁所要達到的。生命演化繁紛復雜,從最初的單細胞到現在的多細胞,從海洋到綠地,從低級到高級,從恐龍的產生到滅亡,從人類的出現到發現,變化繁多,令人費解的過程,歷經了滄海桑田,海陸變遷,而這一切,達爾文將它歸成了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適者生存。”進化論成為生命復雜演化過程的總結。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經過復雜怎么來簡單的結果呢?
繁和簡是看似“死對頭”,但卻能相互轉化。春之繁茂之樹,轉眼秋天到,草木凋零,一切又歸為簡單,而來年春風召喚下又重新復蘇。賈府大觀園繁華一時,羨煞旁人,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只剩下斷垣殘壁,人去樓空,再“簡”不過了。人之初,性本善,而成長經過則會使一個單純的人變得更復雜,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或坑蒙拐騙,無一不精。人生在世,繁盛,繁榮,終究化成一抔黃土長埋地下,一切從簡。簡與繁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條件改變時,他們會變,當對象改變時,他們會變,當心情改變時,他們也會變。
其實,繁與簡是一對孿生兄弟,關鍵在于你是否能穿透外表直觀它的本質。一篇好文章,有人遣詞華麗,有人用語平淡,卻同時達到了同一種效果。繁與簡本就沒有固定的差別,其實繁即是簡,簡即是繁,既中能從繁中悟出簡,也可從簡中透露出繁。
原子組成了物質,物質組成了地球,地球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組成了宇宙;毛毛蟲經過卵、幼蟲,結繭成蛹的一系列過程,只待最后的破繭成蝶……有人認為它們最簡單不過,最平常不過,但倘有人能從中挖掘出愛與美的情感,化為尺幅千里的山水,或者七色音符中的絕唱,這簡單中蘊含的大美,就回味無窮。千古流傳的藝術的繁復之美,已經讓我們說不清哪是繁,哪是簡,卻讓我們感受到了繁簡交融的美。
生活就是這樣,不必拒絕外在的繁、簡,讓我們都成為生活之美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3
城市中燈紅酒綠,千姿百態行人在人行道上穿行。汽車“叭叭”的叫囂聲在耳邊回蕩,一條大道上有人來了,又有人走了。這些人的腳步飛快,一不留心就落在了大部隊的后頭。
夜晚的星空在喧囂的城市中,顯得格外冷清。
郊外的小道上,幾個人在閑蕩,我也是這幾人中的一人,身邊還有一個摯友讀著手中的書,一行行一列列的文字在眼前跳動。突然一句話吸引我的目光,書中是這樣寫的:路,這個東西很是復雜,但有時又是無比的簡單。
我問朋友你認為路復雜嗎?她的回答是不復雜啊,那不就是一條條直線與曲線嗎?我沒有回應她的話,我們一起陷入了沉默。
回到家,在花灑下,微熱的`水珠拍打著白色地板,發出細小的啪啦聲,在這聲音中我陷入了那個問題。
我想起了以前老師對我們說的話,你們將來想走什么樣的路,走哪條路,有些人學習是因為他們沒有想好走哪條,他們只能做好眼前的題,有些人他們以想好自己走哪條路,并向著那條路進發了,而你們就這樣,只躺在地上,不去思考自己的路嗎?
又想起了語文書中那首《不選擇的路》,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更小的一條,從此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我想那書中說的是對的,路對于我們來說,太過復雜了,但其實路也是非常簡單的東西。
不要再躺在冰冷的路上了,你有本事就在地上躺一生,沒本事就站起來,背上自己的背包,哪怕前路迷茫無盡頭,哪怕只是憑著慣性,也要向前走向前看。總有一天你會在自己漫漫無期的路步下,找到方向,向著未來勇敢的奔去。
路是復雜的,但有時它又是簡潔明了的,這句話是真的。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4
在一個日光溫柔的午后,膝上攤開一本書,我靜坐在一頁文字的芬芳里,偶爾有慵懶的香風透窗而入。百無聊賴,抬頭瞥見巷子口那家名曰故事的書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想,店主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帶上好奇,我決定親近那位神秘的店主。
站在門外,透過玻璃,我看到一位女子垂頭專注地寫著什么。長發用木簪輕輕挽起,穿一條舊式棉布裙,肩上披著一塊亞麻布披肩,腳上趿著一雙樸實的木屐。身材嬌小,面目慈善,安靜而專注,時間便在她的身旁安靜的流淌,她確實該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
輕推店門“吱呀”,安謐的室內瞬息躁動起來,她也似乎從沉睡中驟然驚醒,原來她竟是位年過半百的女子,風韻猶在,看得出她年輕時定有過很深很深的愛戀。點頭,微笑。她自顧地抓起手邊一個竹質的杯子喝了起來,繼而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張白紙思索,神態豐富,絲毫不為我這意外的來客所擾。
不忍再驚擾了沉溺別事的她,我放緩腳步,向書店的更深處走去,我知道那里有驚喜在等待。
窗明幾凈,書香縈繞。粗糙的原木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類的書,沒有特別的分類,就那樣隨意的擺著。簡簡單單,再沒有任何繁復的地方了,看出主人是個不羈的人。隨手翻開一本近旁的書,一張素雅的書簽躍然眸底:讀書使人優雅,并不斷向著美好生長。該是個怎樣熱愛閱讀的人呵,才能寫下那樣深刻至理的句子。
空氣中忽而漫進幾縷九節蘭的香氣,與店內濃郁的墨香相激蕩,我恍惚撕裂了這個物欲橫流的空間,回到了古時閨閣女子的書房,在氤氳的香氣中思念著魂牽夢縈的如畫少年。
“哦,它竟開花了。”仿佛始料不及,她踱步向書店的更深處走去。以一種靈躍的歡愉。原來她竟有著這樣好聽的嗓音,讓人如沐春風。我跟隨她信步而去,這個簡樸的書店原來別有洞天,雜亂無章的書架后,藏著一個世外的園林,聞得繁花撲鼻香。
“若將它們寄向遠方該是怎樣一番光景。”她低語。
“寄到不都枯了嗎?照相不是更好嗎?”我不解。
她輕蹙眉頭,不知是因我說話不悅,還是因我說的話而不悅。
時光荏苒,那一刻她說話的情態我已然忘懷,唯有她仿佛呢喃的話語至今然仍在我心頭蕩漾:冰冷的機器怎能將這一刻毀天滅地的喜悅傳達呢?唯有靈動的白紙,才能承載字里行間的快樂,也只有它才能為涌動的歡情提供跳躍的舞臺。細細想來,她的話何其至理。只有那些自四方洶涌而來的書信,經了時間的積攢,此間所承載的情感越發的厚重,比之那些即傳即達的信息要來的情深、意重。
選一個時光靜淌的時間吧。與香茗為伍,用一種膜拜神靈的虔誠來閱讀一封來自他方的信。幻想它經歷了什么樣的人,游歷的怎樣的風景。你還會幻想寄信的人該是以什么樣的心情憶起你,用怎樣稚嫩的筆觸來書寫那段衣衫短、心事長的青蔥歲月。又或者你就是那個寄信的人,惶恐于遙遠的他在目睹了你娓娓道來的往事時,潸然淚下,或是一臉茫然。呵,這樣復雜厚重的情感豈是發達的網絡所能比擬的?
我想我也該有她一樣的人生。清晨或黃昏,和著窗外此起彼伏的音律,遠離塵世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泡一杯茶香裊裊的香茗,在自然的芬芳里,看一封來自遠方的信,又或者醞釀一紙寄往他方的文字。用最飽含情意的筆觸,揮毫寫下或思念、或關切的書信,偏安一隅,寂靜歡喜。讓自己傲然于俗世之外,以我佛拈花一笑的了然,看浮生百態,姿態從容。何等愜意?而又可以在一個陽光正好的日子,背一個輕便的背包,攜一份美好的心情,踏上一輛去往他鄉的列車,走該走的路,看該看的風景,靜待生命之花走向荼蘼。塵歸塵,土歸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5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有一本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清廉簡約》。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關于簡約自首歷屆奢華的思想,關于綜合太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關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其中“‘天下儉’‘一國儉’‘三根油條’”“劉統勛把行賄者公之于眾”“三朝宰相姚崇住陋室”,在我看到所有故事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吳隱之不懼‘貪泉’。所謂“貪泉”,指的就是廣州郊外二十里處石門的一眼泉水,人們稱之為石門水,又稱沉香或者投香浦。據說該泉水中年清澈見底,而且清冽爽口。
這個故事講了,在以前,廣州盛產其真意識,名貴藥材以及各種山珍海味,物產十分豐富。這也導致了來那里做官的官員沒有一個不貪污的,他們大多與商人勾結在一起,導致那里貪敗成風。朝廷為了改變那里的風氣,朝廷里派出一個清廉的官員,即使是那位在朝廷中十分清正廉潔的官員,因為喝了那里的一口泉水就變成了一位貪官,喝的那口泉水也被命名為“貪泉”。但有位叫做吳隱之的清官,他說這這個所謂的貪泉不過是迷信罷了,于是他喝了一口,他后來依然是一個十分清正的好官。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上一任官員變成貪官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喝了泉水,而是因為在那里已經沒有太多的約束,而且因為前任的那些官員們也都很貪污,他也就不會再有心理上的負擔,就可以理所應當的把自己貪婪的本性顯現出來。那里被命為“貪泉”的原因還是因為迷信,那位名叫吳隱之官員才真正做到了打心底的清正廉潔。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做事不能只靠別人的約束,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子做,才能在沒有約束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里面的一個個清官,成為我心中的榜樣。點明了我前進的道路,我一定會在未來也成為一個這樣的人。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6
世間萬物對立統一,在對立中相互發展,在對立中得到統一。
繁與簡是永恒的話題,二者看似矛盾重重水火不容,但繁與簡的統一,有時卻可形成驚人的美感。顏真卿的書法名帖《祭侄文稿》中忽而側鋒用筆,反復偃仰,濃墨寫來酣暢淋漓,這可謂是“繁”,是“復雜”的表現。而有時在這些“復雜”的墨跡中卻穿插著中鋒的寥寥幾筆,有若“凌空出世”,如破空而來,極為簡約。就在這簡約與繁復的鮮明對比中體現了《祭侄文稿》的宏偉魅力,成為中國書法史上部局謀篇繁簡得體的典范。
白石先生的不倒翁畫作,可謂中國畫界不可多得的佳構。那三尺長卷,僅在下部用大寫意筆法勾勒出一個頗具神采的不倒翁,而用畫作的三分之二的空間來題詩作賦,盡顯白石先生飄逸的書法。那力能扛鼎的字跡,更加之白石老人的古詩才情,使得畫作亙古不朽。
畫作的成功源于畫家對“繁簡”的領悟。畫家避實就虛,將題款復雜化,洋洋灑灑數百字,而將畫作的主體簡約化。這種“本末倒置”的繁簡安排構成了圖畫驚人的魅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呀,正是這幾千年來中國文人所形成的特有的關于“繁與簡”的審美,滋養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別樣情調。中國古詩是語言的藝術,它的高明所在,也源于合理地處理了繁與簡的關系。
《琵琶行》,千古名篇。白氏不惜筆墨,刷刷點點近百字,極力描摹琵琶琴聲之優美,使人如臨其境,誰不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天籟之音所陶醉?而末尾作者卻極其簡練地寫出“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而戛然收束。給人以無盡遐想,似有無盡弦外之音,使得琵琶之聲,繞梁三日而余音不絕。
詩書畫印,實為一體,它們相互融合,鑄成了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之華章。而詩書畫印諸華章的無盡韻味,首推神奇的繁簡之美。
簡約與繁復作文素材篇7
簡單中往往隱藏著復雜。一根木棍子,橫著放,便成了“一”。然而在書法家的眼里,這個“一”字奧妙無窮,只此一筆,起、承、轉、接的筆法盡在其內;只此一筆,書法家的喜、怒、哀、樂,皆在其中。這個“一”或許就連貫整篇書法的氣勢,體現通篇文章的風格。因此李苦禪由衷感嘆:“‘一’字最難寫。”復雜與繁復,是相輔相成的。中國水墨畫常常以山巒、云氣、松柏,來點綴圖畫中間的大片空白,而畫家卻正是以此容納無限的空間,讓人們想像那無限的風光。簡單到了極致,也復雜到了極致。此類現象在中國詩、詞、小說中也絕不鮮見。詩詞中“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蘊,武俠小說中“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都是給予最佳的佐證。簡單中往往隱含著令人驚奇的復雜。
復雜與繁復,這是一對矛盾。事物正是這對矛盾的統一體。把握住復雜與繁復,就把握了事物,從而也就把握住了成功。
復雜與繁復,是事物性質的兩個方面,當充分認識兩者之后,就可以使矛盾雙方相互轉化,從而達到由難而易的目的。一個蘋果落到地上,牛頓從這簡單的現象中發現了復雜的牛頓定律,成為經典力學的奠基者。瓦特受水壺蓋被蒸汽頂起的'啟發,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這不能不說是充分把握了“簡”與“繁”的結果。即使是做一道很尋常的作文題。仔細思考之后,也能提煉出許多個正確的觀點來加以闡述。因此,只有立足于一定的高度,從整體上對事物的“簡單”與“復雜”進行把握,才能不囿于物,從而獲得成功。這也正是李苦禪的書法縱橫捭闔、氣象萬千的原因所在。
簡單的“一”里包含糊著復雜的“萬”,懂得了這個道理,才能揮灑出一片成功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