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熱射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熱應激反應: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由于體溫過高導致的熱應激反應是熱射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溫環境下,人體通過出汗、擴張表皮毛細血管等機制調節體溫。但當高溫和濕度造成身體水分和電解質失衡,以及長時間暴露于高溫環境下,就會出現熱射病的癥狀。
2.體液喪失過多:在進行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中等情況下,人體體液喪失過多也會導致熱射病。過多的出汗、嘔吐和腹瀉等不良癥狀,會導致體液喪失,從而引發熱射病。
3.熱依賴性藥物:某些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副作用可能出現熱射病癥狀。如利尿劑等藥物,它們可以促進尿液排泄,從而容易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失衡,進而引起熱射病。
熱射病和中暑的區別是什么
熱射病和中暑的主要區別在于疾病范圍不同、疾病病情不同、臨床表現不同。
1、疾病范圍不同
熱射病是中暑的其中一種疾病類型,其屬于急性重癥型中暑。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以及熱射病。
2、疾病病情不同
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及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一般癥狀較輕,若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短時間就可以恢復。重度中暑就是熱射病,其是致命性急癥,熱射病會導致患者出現多個器官及臟器的衰竭,致死率較高。
3、臨床表現不同
熱射病患者癥狀可分為勞力性熱射病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勞力性熱射病主要表現為體溫高達40攝氏度、出現譫妄、嗜睡和昏迷等癥狀,同時還伴有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急性肝損害等多臟器功能衰竭的表現;非勞力性熱射病患者會出現神志模糊等,體溫可達40-42攝氏度,同時可伴有心衰、腎衰等。中暑主要是患者暴露于高溫環境中,出現大汗、四肢無力、頭暈、口渴、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同時伴或不伴體溫升高等癥狀。
熱射病一般較為嚴重,需要在醫院進行對癥治療,脫水嚴重者需要遵醫囑靜脈輸入氯化鈉溶液、葡萄糖溶液等進行補液;高溫患者需要用冰鹽水進行直腸灌洗來降溫等。而對于中暑患者,應該及時將其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并將衣物解開,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患者周圍的空氣流通。同時給予降溫處理,可用冰水進行冰敷,或用冷水沖洗全身,并讓患者大量飲水。若癥狀還是沒有得到緩解,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關于熱射病的8大誤區
誤區一:熱射病就是中暑沒有生命危險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熱射病是重癥中暑里最嚴重的類型,患者會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如不能及時妥善救治,死亡率高達50%至80%。
誤區二:出現熱射病癥狀在家降溫即可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輕度中暑及時降溫即可,但當患者出現高熱、無汗、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等熱射病癥狀時,不要猶豫,及時撥打120送醫。
誤區三:在室內不會出現熱射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夏季室內悶熱、不通風,也可導致熱射病。像長時間在封閉房間工作的工人,就屬于熱射病高危人群。
誤區四:不做劇烈運動就不會得熱射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夏季除了劇烈運動、高強度勞動易誘發熱射病,老人、嬰兒、孕產婦等體質稍弱的人群,在高溫、高濕、不通風的條件下,不運動也會發生熱射病。
誤區五:測了體溫不高,就不是熱射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熱射病需要測量核心體溫,通常使用直腸溫度。僅通過腋溫或耳溫高低來判斷,并不能排除熱射病。
誤區六:只有夏天才會有熱射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夏季高溫高濕的天氣條件容易誘發熱射病,但熱射病并非夏季專利。在不通風的高溫廠房長時間工作、冬季蒸桑拿等都可能導致熱射病。
誤區七:高溫天多吃冷飲可以預防熱射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吃冷飲并不是預防熱射病的好辦法。高溫天里應多喝水,高糖飲料或酒精會導致身體失去更多體液,不宜飲用。過量進食冷飲,還會加重腸胃負擔。
誤區八:女性體質弱更易得熱射病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通常來說,女性熱適應能力較男性弱,但大量臨床數據顯示,男性熱射病患者要多于女性,或與男性更多從事戶外工作及重體力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