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小學生的作文
作文是非常有用的,不僅可以提高文學素養,還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元宵小學生的作文,希望對大家寫元宵小學生的作文有所幫助。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1
正月十五掛紅燈,紅燈掛在大門庭……這是我們這里多年流傳的一首民歌。從這兩句歌詞就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掛紅燈已是多年的傳統了。
今天又是正月十五了。
今夜星光燦爛,今夜月光明媚,今夜鑼鼓喧天,今夜燈火輝煌。
吃了晚飯,我和我的伙伴周俊穎相約來到了街上。首先引入眼簾的是滿街上各戶人家門前的兩個大燈籠,把整個村莊映得通紅。有的人家門口還按上了霓虹燈,閃閃爍爍,變化多端,人們都駐足觀瞧,變化著的彩色燈光,映紅了張張笑臉。不一會兒,不少人家放起了煙花,頓時天空熱鬧起來了,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里展現著風姿,這一家的剛落下,那一家的又飛上,我們都不知道看哪一家的了。
只聽得一聲巨響,是李叔叔家里出來的,順著響聲,舉目觀瞧:是李叔叔點燃了煙花,只見一道彩光直沖夜空,在高處炸開,一朵巨大的彩色的蘑菇花在空中盛開了,接著裂變成了無數的小花朵,花朵中間兩顆耀眼的火光久久不滅,像是花蕾。老教師王爺爺隨口吟誦了起來:赤鄧黃綠青藍紫,誰持花傘當空舞。我正要稱贊爺爺的文采,一個小孩大聲喊起來:“快看,天上那是什么?”大家順著小孩的手指向遠處望去,繽紛的夜空里,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發著紅光的飛行體,在天上不緊不慢的移動著,我感到十分的驚訝,聯想到了神話故事中的妖魔鬼怪、神仙等,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驚奇地談論著,猜測著,又是王爺爺給大家揭開了謎團:“這是孔明燈,在古代人們就發明出來了。它是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它送上天的。這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聽著爺爺的解釋,看著夜空里飄蕩著的孔明燈,我的心里想了很多。
不絕于耳的鞭炮聲,天空中繽紛的煙花,皎潔的月光,歡樂的笑聲,匯成了這熱鬧幸福的元宵節之夜。
我真想把時間定格在這里……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2
我們都知道什么是湯圓,也知道什么時候吃。但是你們知道嗎?湯圓也有故事呢!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
湯圓又叫元宵,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
同學們,你們知道雨花湯圓怎么做嗎?我來告訴你。
1、將湯圓粉350克裝入盆中,加入適量溫水和勻,揉成白色粉團;另將剩余的湯圓粉平分為兩份,分別裝入盆中,再分別加入可可粉、吉士粉及適量溫水和勻,揉成褐色及黃色兩種粉團。
2、將三種顏色的粉團分別搟壓成大小相同的片,再將三片重疊在一起,然后用刀從中間一切為二,隨即將切開的兩個窄片再重疊在一起,并稍加按壓,接著用刀順切成條狀,然后橫切成小劑子。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3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瑯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看那金豬燈,制作好框架后,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說它過了時,可還是那么青春年華那么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啊!
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里回蕩。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著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著入口,一邊大大的寫著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著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里,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后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后不斷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面團,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只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里,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征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5
中華民族有許許多多數不勝數的傳統節日,例如:元宵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節日。在這些節日中我最想和大家說一說我們家鄉元宵節。
在這一天人們有一個習慣就是吃圓圓鼓鼓的元宵。在這個節氣,元宵的價格可謂是水漲船高啊!雖然很貴,但是人們也會買一些元宵。這一天可以說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了。因為元宵節過后大人們該干活的都去干活了,小孩子們該上學的也都去上學了。
這一天人們不僅要吃元宵,在晚上還要放各種各樣的孔明燈,如果你晚上吃過晚飯后再等到天黑下來時站在房頂上仰著頭看天空上的話,那一個個橢圓形的孔明燈慢慢地升空,整個天幕變成了海水,星星點點的光隨著波浪起伏,把天上圓圓的月亮發出的光芒也給比了下去,你一定會感覺到仿佛自己就像是天上的一顆美麗、精致的孔明燈在飄飄悠悠的轉動。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我先是和自己的好朋友到村里跳秧歌的地方去看了會兒載歌載舞跳秧歌的大媽大嬸們,后來就會回家里在qq上與自己的網友互道元宵節快樂的祝福。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元宵節,怎么樣?很有趣吧!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正月十五那天來我們這里旅游哦!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6
時光飛逝,春節的氣氛還在彌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街道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帶著笑容,滿懷期待的想度過一個愉快而又難忘的元宵佳節。
我和媽媽吃過湯圓,就散步走去看龍燈。街道上,人人都笑逐顏開,車水馬龍,熱鬧極了,整個城市都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喧鬧的鑼鼓聲從不遠處傳來,我和媽媽好不容易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哇,一條大約有二百多米的巨龍。身上的鱗片閃閃發光,就像一顆顆從天上墜落的星星。我再走近些仔細看,這條龍的嘴里有一顆金燦燦的大圓珠,這就是龍宮里所謂的珍寶龍珠吧!舞龍的叔叔伴隨著鑼鼓聲的節奏,把龍舞的活靈活現。看,叔叔們合作得多默契呀,整條龍上下翻飛,就似在天上飛舞一般,在旁觀看的男女老少歡呼一片,人群又沸騰了起來。
這時,邊上傳來叭叭叭的聲音,煙花像交響樂一樣奏響。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紅的似火,粉的似霞,藍的似海五彩繽紛;如彩球,似雪花,像流星,形狀千奇百怪,美不勝收。
看著這火樹銀花的夜晚,讓我不禁想起了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元宵晚會逐漸接近了尾聲,但那歡聲笑語,久久繚繞在我的思緒里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再一次來臨,我、弟弟與爺爺、奶奶、二爸聞聲趕到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觀燈會。
金沙遺址博物館大門人山人海,游人絡繹不絕,入口被人們堵得水泄不通。大門前的兩頭閃閃發光的“巨象”,昂首挺胸,共同高舉“太陽神鳥”,似乎在高聲歌唱,迎接著游客的到來。天空中不知何時閃爍著一顆顆星星——原來是我們周圍的一些游人正興高采烈地放飛著“孔明燈”。一只只孔明燈被熱氣飄飄悠悠地帶上天空,如同繁星閃爍,又似一支支明亮的大蠟燭向天邊飛去,寄托著放飛者的夢想和情感。
晚八點過,金沙遺址博物館上空便開始了激烈的“焰火舞蹈”。首先上場的是“胖墩先生”。“胖墩先生”身穿華麗的黃色外衣,在空中來了聲誘人的“巨吼”。接著,“時尚小姐”也從“臺下”跳上“舞臺”,手舞足蹈,輕柔的唱了一曲歌兒,又來了一個令人驚奇的小魔術——煙消云散。“舉世聞名”的“花圈姑娘”也不甘示弱,來了個華麗的“飛吻”,又是一招“熱脹冷縮”。受到前面幾位“舞者”的影響,其他“業余愛好者”也相繼上了臺:“體重嚴重超標”的“方塊肥童”,全身“贅肉”的“胖娃大力士”,身穿體恤的“火柴棍先生”,還有那身穿婚紗裙的新娘……將天空打扮的五彩繽紛,贏得了觀眾們的叫好聲。
金沙遺址博物館旁的摸底河面,漂著一盞盞閃閃發光的紅色河燈。紅蓮花似的河燈在水面上下起伏,若隱若現,順著緩緩流淌的河水,徐徐地漂來。他寄托了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更表達了他人對幸福的憧憬。
元宵節的夜晚真是繽紛多彩啊!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8
春節的潮汐剛退后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雖然這一風暴持續不久,但是這“獨特”元宵節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那天,我來到了萬泉河畔,那里沒有一輛車,我漫無心際的在大馬路上走著,沒有車的大馬路顯得寬了許多,街道上的人時不時與我擦肩而過。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音樂噴泉,這里有的敲鑼打鼓,還有人舞龍、扭秧歌,那種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兩步,手中的扇子也隨之搖擺,別有一番韻味,手中的長絲帶隨風飄舞,美不勝收。
舞龍那邊一個個敲鑼打鼓的人盡力揮舞著鼓棒,鼓韻齊鳴,動作齊整劃一,完美無缺。舞龍人精神抖擻,用雙臂揮舞著,周圍觀眾不時地發出喝彩聲。
我繼續漫步在萬泉河畔。忽然,耳邊傳來雷鳴般的轟響,我回眸一看,原來是那邊的舞臺正在演奏搖滾音樂,我擠到人堆里,看著那歌手瘋狂的搖滾著,那歡快的節奏,影響著我的感觀,讓我有一種心就要跳出來的感覺。聽著那音樂,我興奮不已!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十一點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透過窗子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那樣迷人,空中閃動著一顆顆的小星星。它們越來越多,好像在藍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著眼睛和我說話。
歡樂的元宵節,美麗十足的舞蹈,震撼人心的搖滾音樂,給我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帶來了生活的美好,也給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9
今天是元宵節,爸爸帶我去看花燈。
到了市政府廣場,已是傍晚六點,花燈早已全部亮起,我仿佛進入了一個不夜城,五彩繽紛的花燈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有一條巨龍燈足有十幾米長,樣子栩栩如生,我們的祖國就像這巨龍一樣騰飛起來,還有的像海洋世界,因為是龍年,所以大多數以龍為主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逐漸多了起來,過了不一會觀燈的人們,好像不知從那里鉆出來一樣,一下子匯成了人的海洋。我和爸爸也和其他觀燈的人們一樣,被前后簇擁著往前行走。每走到一組花燈前。便會看見眾多游客在拍照留念。
其中一個花燈非常有趣。是一個大大的2020標志。2上面有一個卡通人物喜羊羊在調皮的向游客打招呼,0上有對灰太狼和紅太狼夫婦,紅太狼在拼命用平底鍋打灰太狼,逗得游客哈哈大笑。還有一個懶羊羊在盯著一個大蛋糕流口水,吸引著不少小朋友和他合影留念。
我們又來到華為傳媒的一個星光大道上,應主持人邀請,我上去即興表演了一段舞蹈,博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主持人高興的給了我一份獎品,我和爸爸都高興極了。
晚上接近8點,只聽遠處傳來”騰“的一聲巨響,人們不由駐足觀看,此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放煙花了!“只見煙花在天空中綻開了笑臉,有的像花朵一樣,有的像萬根針似得,變成星星在空中消失。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3種:第一種是桃心型的煙花,剛放上去時是一道線,然后在慢慢變圓擴大成一個心形。第二種和桃心的過程一樣,可是3種顏色變成的?更加漂亮了!第三種放上去時是一團,散開后慢慢變成了帶著閃閃亮光的降落傘,可美了!看煙花的人們不斷發出一陣陣歡呼聲,像天女散花一樣的降落傘飄落很遠才慢慢消失,雖然今天晚上天氣十分寒冷,但人們那賞燈的興趣依然很高。
因為時間已晚,我們只好在煙花的陪伴下戀戀不舍的回了家。
元宵小學生的作文篇10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吧!可是大家誰知道元宵節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可是有一年,天上突然降下災難,城內洪水泛濫,城外卻發生從未有過的干旱,地甚至都裂開了。
原來是玉帝喝酩酊大醉,天旋地轉,頭昏眼花,錯寫了雨簿,本該城內下三分雨,城外下五分雨,玉帝卻寫成了城內降五分雨,城外降三分雨。在山里居住,心地善良的青龍,看到人間的慘景,就騰龍駕霧來到天界,弄清了水災和旱災的原因,就偷偷地改了雨簿。玉帝發現后大怒,就派丞相殺掉青龍。青龍被殺后,化作一只神鳥,整天向玉帝喊冤。玉帝非常慚愧,就讓人們每年正月,用竹篾編成青龍的模樣,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扛著青龍游街串巷,以表人們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的元宵節不但有各種各樣有趣的民俗活動,比如,舞獅、舞龍、吃元宵、包餃子等等,還有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晚會,我最喜歡吃元宵,看晚會。
在超市的冰柜前,買元宵的人絡繹不絕,擠都擠不動,那真是人山人海。你爭我搶,一批又一批的元宵不停地送來,仿佛這元宵是人間珍寶一樣。看得我心里癢癢的,也讓媽媽給我買了幾袋。
我們家也很熱鬧,有爸爸媽媽、姑姑、舅舅家的表姐、表哥······我們還做了幾個小燈籠,上面還有燈謎。大家圍在一起,看著晚會,猜著燈謎。燈謎猜對了有獎勵哦!——獎勵吃元宵。我猜對了其中的一個謎語,——一個人拿了兩堆土,謎底是“佳”字。這個人猜一個,那個人猜一個,好熱鬧啊!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非常愜意。
元宵節晚會的節目有小品、舞蹈、歌曲等等,都很精彩。我最喜歡也令我最難忘的是至上勵合唱的《齊天大圣》和他們演的雜技——用嘴巴頂大柱子。又長又高的大柱子被至上勵合的五位成員們用嘴巴頂著,拋過來拋過去,輕而易舉地玩弄著,還能來回變換位子,一個又一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覺得就拍手叫好。不知不覺晚會就結束了,我們也戀戀不舍的關了電視。
元宵節的傳說源源流長;元宵節的習俗歷史悠久;元宵節的食品美味無比味無比。
我愛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