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風俗作文
端午風俗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大早就開始包粽子。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的粽子了。媽媽早就把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了,我心想:今天又有美味可吃了。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米泡好,又把泡米的水倒掉,又往米中加了大紅棗。我跟著媽媽學習包粽子,我先弄好了竹葉,把糯米放入竹葉中,又放上大紅棗,然后把它包起來用線捆好。等我包好一個的時候,媽媽已經包好了好幾個。當我們包完粽子,媽媽煮粽子的時候,我坐在一旁沉思起來。粽子是用來紀念屈原的,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令萬民敬仰!這時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詩句:“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這時媽媽喊我,粽子已經出鍋,我聞到那香噴噴的氣味,真有點垂涎三尺啊!
我不會忘記這個難忘的節日。
端午風俗作文2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到街上買來紅棗、肉和粽子葉準備包粽子。
開始包棕子了,媽媽先叫我仔細看:只見媽媽先拿兩張葉子放在手上,然后,拿一點點米放在葉子上,再拿米來把紅棗或肉蓋住,最后,把粽子給綁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接著,媽媽叫我也一起包粽子。我說:“好的。”剛開始包粽子還算順利,可是就在綁粽子那里,米全部散出來了。我反復做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有點灰心了。這時,媽媽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對自己要有信心。只要你努力去做,媽媽相信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聰明的帆帆。”于是,媽媽仔細地教著,我耐心地包著,包著……后來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自己包的香甜美味的粽子,心里暗暗地想著:
世上沒有困難的事,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再大的困難也難倒不了我。
端午風俗作文3
星期天就是端午節了,所以星期五我們舉行了一場包粽子比賽。我們準備第一節課包粽子,第二節課寫粽子,第三節課嘗粽子。
開始包粽子了。大家都熟練地拿起一張粽子葉,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粽葉卷成一個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后開始填米。開始還一切順利,可到了蓋粽葉這一步我就怎么也包不好了,不是個扁扁的三角形;就是蓋上后漏米。同學們都說我們這一組是“一點就通”,可沒人“點”,可我覺得我是“百點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還是一點不會。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終于包出了第一個粽子,這個粽子該尖的地方不尖,該圓的地方不圓,真不成樣子,不過我還是很重視它,把它放進了我的小盆里。
開始寫粽子了。所謂寫粽子,就是包粽子的過程結合自己的感想寫一篇作文。我雖然包得不好,可寫起來是“下筆如有神”。我寫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師問:“怎么這么快?肯定沒好好寫。”我打趣地說:“我這是速成作文,保證質量!”
終于開始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嘗粽子了!老師把煮好的粽子發給我們,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雖然這些粽子不如家里包的好吃,不過在我們心中,各種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個自己包的粽子,因為那是我們全心全意包出來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理解更深了,我還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粽子,這樣包不行,再換一種方法包。
端午風俗作文4
周一,我們班上綜合實踐課,課題就是——包粽子。但由于上周五沒有把準備這事布置為作業,許多人沒帶材料,我就是其中之一。看著人家不算很失敗的包粽子的過程與老師的講解,我想:包粽子不算很難嘛!于是我盼著下午放學。
總算回家了。吃過晚餐,我被告知——包粽子用的米至少要泡12小時,而不泡會使煮出的粽子不好吃。我只好開始包“假”粽子。
一開始,我把粽葉半重疊到一起,再從粽葉約三分之二處定為盛米的漏斗形的中心處的一個角,再卷出漏斗形……等等,剩下的那一半是一個還是兩個(多出的是粽葉的另一端)?幸虧一旁的媽媽指點才知道是一個。我怎么卷也沒法把它弄到一邊,只能蒙混過關。
開始填米了。這是很簡單,但米還是不聽話,順著粽葉滑走了。我把米填至三分之一,要放棗了,卻又被告知棗沒了,我只好無奈地把米填滿。
要把剩下的那半粽子扣過來時,葉子卻變窄了,蓋不住兩角。一樣沒有任何辦法。我剛想向媽媽請求幫助,可她卻說:“這根本不合格嘛!”說完,就把我即將誕生的“杰作”毀了。
我不甘心,又做了一次。那些問題其實絲毫沒有消失,只不過比上次好了點。纏繩子時,媽媽告訴我其實怎么纏都可以,只要纏牢粽葉就行。然而我要打結時,兩根繩子卻無法“會合”,即使勉強湊在一起,線的細小也使我打不了結。媽媽又開始指導我說:“當初纏的時候要留一段兒(繩子),纏完了就好‘會合’了。”說完后,就給我的像那種長的直角三角板一樣的粽子系了個活扣,又把這“處女作”毀了。
包好之后,要把粽子上鍋蒸1小時(高壓鍋40分鐘),但現在包的是“假”粽子,又被毀了,我只得望“熟”興嘆。不過,我并不失望,因為——我實踐了。
端午風俗作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