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創新話題作文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1
時光如白駒過隙,原來,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也不過三年。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變成天使。三年前的偶然鑄就了如今的必然。多少歡歌笑語,多少汗淚成敗,藍天下一起追逐,白云下一起徜徉,你與我跌入時光的隧道,共鑄了一段無以忘懷的心情校園。
在這緣分編織的網中,你傾聽我的心聲裝在背包;在這情感醞釀的夢中,你包容我的天真化成彩蝶飛舞。
曾經期盼的畢業,曾經渴望的成年,曾經想象的高考,在同一時間如約而至。我與18歲不期而遇,恰巧在這美好的年華,你出現在我的生命里,為我奏一曲高山流水。
或許多年后,在某個不知名的小巷里,你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別猶豫,回憶的帷幕正在拉開;或許多年后,在異國他鄉,你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別彷徨,那是你年少的同窗。或許,或許,無數個或許,無數個可能,53加1加6個不同的命運,交匯出高三一班的綺麗夢幻。
也許,此次一別就是一世;也許,十年后的聚會早已辨不出誰是誰的同桌;也許,未來的路途不會再有誰的陪伴,但我們永遠是高三一班,是那個教室里擁有各種奇思妙想和胡思亂想的班級,是同窗下擁有愛和夢想的少年。
多年后,我們是老友,是一生不變的摯友。也許會想起誰偷走你的心事,將煩惱掉包成喜悅;也許,會忘記誰與你鬧的不可開交,化矛盾為祝福;也許有許多不愉快,那些年流下的眼淚,是值得你一生珍藏的限量版。
或許畢業后的某天,難掩心頭思念,但只愿朋友天涯海角都遂愿。心中有淚,將淚凝結成奮進的力量,遙望征程千種思緒,愿我們是海上小舟,相互溫暖照應,不畏風浪前行。
柳蔭下別百般惆悵,同窗數載少年情長。
別忘了你還有我們,無論以后你如何坎坷,我們都會風雨相隨;無論以后我如何優秀,你們都是精彩的締造者。
將心中的思念藏在夢里,在夢鄉,再敘述我們的情誼。
愿高三一班全體同學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愿高三一班全體老師事業高升,家庭美滿!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2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是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生活中,謙虛使人進步是必然的,總是有太多的人,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達到了飽和狀態,無需進步,最終,只能一直在原地踏步,被那些后面的人趕上。
給自己留一條縫隙,為發展留一點空間。
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一直進步。
畫家齊白石,有一次看到他的-的一張畫畫得不錯,便向其-借過來臨摹,他的-驚訝無比,齊白石說我雖然是你的老師,但你不一定就比我差。
他的-聽后,對老師這種謙虛的態度肅然起敬。
就像《師說》里所說的-不必不賢于師,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就算是偉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就像齊白石,他不因為他是畫家而感到高人一等,也不因此就驕傲自滿,相反,他反而臨摹其-的畫,可見齊白石對畫的熱愛及其謙虛的學習態度,正是這種給自己留一條縫隙的態度,齊白石的畫才會被人們流傳至今,被人們贊譽。
曾帶領紅軍踏過十萬五千里的朱德總司令,仍然抱著謙虛的態度有了錯誤及時改正,并對他人的指導虛心請教,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樣的,朱德也是懷有這種為自己留一條縫隙的謙虛態度,才能不斷的提高,完善自己。
人無完人,沒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完美。
自以為是的處事、對人態度,只會讓自己向后退。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處在飽和狀態,這樣永遠都不會進步。
給自己的發展留一點空間,一條縫隙,讓自己能源源不斷的汲取新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偉人都能做到虛心學習的態度,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取他人的長處補自己不足之處,不正是在為自己留一條縫隙嗎?在每次的學習過程中,都給自己留下進步的空間,日積月累,就能有更大的進步。
謙虛使人進步,我們要為自己留一條縫隙,為進步留一點空間。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3
伴隨我成長的圣誕是安安靜靜的,記憶中的圣誕節。
最早的記憶還是在七八歲的光景,那時候還不是一個__,也更不明白圣誕節意味著什么。但是那時充滿腦海里的是很熱鬧的場景,有很多好吃的,還可以聽他們美妙的歌聲。第一踏進教堂是在7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同村的人去小鎮上趕集,意外的是我帶的兩元錢被我自己弄丟了,自己想買的東西也買不了了。到了中午時,我肚子餓了起來。那時候又不敢找別人借錢買個包子或者是買個燒餅。不巧,我和他們走散了,我一個人沿著街道走,心想著可以遇到同村的人,可一直走到老街道還是沒有碰見一個,到了老街道的盡頭,那里很是熱鬧,原來是個__堂。我趕快跑了過去,卻被里面穿一身白色衣服的人嚇了一大跳。但還是壯著膽進去了,可怕是又是白色衣服的人在吃飯,當時,還不明白他們為什么在這里吃飯。我眼看著他們,肚子確實餓壞了,有一個阿姨走過來對我說:“還沒有吃飯吧,孩子。”我說恩,她說著就給我舀了一碗面條,還問我吃什么餡兒的饅頭,我說有糖的。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__,也是我第一次無意的走進__堂。但是給我印象有那詩班人員全穿白色衣服的懼怕,也有那位未曾知其姓名的阿姨的溫暖。第二次去教堂是和我大姐一起去的,那時候正值圣誕節,聽到的第一首贊美詩是《普世歡騰,救主降下》。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谷中百合花》,圣誕節短信《記憶中的圣誕節》。圣誕節里有很多好吃的,平日里你吃不到的東西,你到圣誕節就可以盡情的吃,就這樣,就象是過年一樣我也期待著每年圣誕節的來臨。那時候,我根本不明白圣誕節節的確切含義,也不知道他們所信的耶酥是誰,他們有時候還會說耶和華,更是我找不找北。
童年是伴隨著貧窮度過的,但還有那朦朦朧朧的給人短暫快樂又期待的圣誕節。11歲那年過的圣誕節,是我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圣誕節。那一年秋天,一向勤勞、健康的母親突然病倒了,母親得了癌癥。母親被送進醫院接受化療,醫生說活的希望幾乎為零。讓我們隨時做好心理準備。每次20__多元的化療費使我的家早已支撐不住。突然父親說,我們回家信耶酥吧。那個秋天我們全家都信了主。那年的圣誕節,特別的有意義。我們家給教堂奉獻了一頭小豬。伴隨著圣誕來臨的腳步,母親的病輕了一些。每天晚上,教堂里是很多人都團聚在我們家,一起去分享,還有唱圣誕頌歌,唱贊美詩,從來沒有看過母親是那么的開心、快樂過。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4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最近我看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覺得雷鋒就是一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著別人,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雷鋒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把黨的事業始終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精力一點一滴積土成山的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
雷鋒英年早逝,讓所有知道他的人沮喪、悲傷。雖然他在肉體上已經死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他幫助過的人的身上,活在所有知道他的人的心上。
雷鋒生前省吃儉用,路上看到一些類似于廢鐵等可以回收的廢棄物,就收集起來,賣掉的錢卻全部交公,雖然生活十分艱苦,但幫助人的快樂力量一直支撐著他,幾乎他的每一個細胞里都滲透著黨的精神,為國家貢獻出了他的全部,雷鋒一生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準則。畢竟他一個人的力量還不夠,需要成千上萬的人和他一起奮斗。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活雷鋒,他們為我們的世界增添了許多豐富的色彩。
我們學校邊有一家賣包子的,這家店開了很久,好像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了,在附近不遠處也有一家,這家做包子的店鋪老板很熱心,看到乞丐就會把他扶起來,給他幾個大餅或是包子和一杯水,也真因為如此,乞丐經常去他那兒“光臨”。很多店老板唯恐他們會影響到自己店鋪的生意,影響客人的胃口,攆走他們還來不及呢,可他似乎并不介意,依然堅持施舍給他們。我經常去那家早點店買豆漿,店老板總會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然后把找回的錢塞入我的手中并面帶微笑對我說:歡迎再來。很讓我有一種家的溫暖。讓我感到溫暖的也許不只是他的熱情招待,也是他那雷鋒一般的心。而和他相鄰的那一家早點店鋪雖然拒絕了乞丐對他生意的干擾,可他的冷漠和私利之心讓他的生意日益衰落,最終只得關門換行,我想直到關門的那一天他都沒有明白自己為什么競爭不過別人。
是啊,我們只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利人利己,學雷鋒幫助他人,這是時代的需要。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立志一定要珍惜現在校園里的美好時光,利用每一次學習機會,積極參加生活實踐,努力做一名好少年,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人人有責,讓未來的社會更美好,讓災難遠離我們,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道德與溫暖的大家庭里。道德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實干出來的,智者的夢再美,也不如愚者實干的腳印!讓我們都重整旗鼓,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5
誰也無法描繪出它的面目,但世界上處處能聽到它的腳步(朱自清<背影>)”,這腳步匆匆,邁過了春夏秋冬,邁過了悲歡離合,風雨無阻的前行。不經意間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已經度過了7年零8個月,這6500個日夜,讓我從一個“相片就是膠卷放在肥皂水里洗出來”的稚童,變成了一個懂得用筆去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歲月澆灌了懵懂少年的心田 ,在純潔的白綢緞上抹了幾筆不著邊際但是鮮艷的色彩,時間可以記錄一切,改變一切,拯救一顆顆沒有歸宿的心。
9月1日,我將開始我的高三征程。
高三,那又是怎樣的一幅圖景呢?
打開思緒的閘門,任跳躍的符號在無邊的空間穿梭,拼湊著高三的模樣,想象著關于它的N個版本,越想揭開它神秘的面紗,越感到它是那么的遙遠,那么的深不可測,就像“歌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就像“生存還是死亡”,。我分辨不清風吹的方向。風,到底向哪個方向吹?
幸好,我抓住了手中的筆,用它來尋找前進的航向。
十七八歲,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齡。常常幻想N年后自己完成了登上太陽,開辟火星家園的壯舉,雖沒有盤古開天辟地的偉大,沒有女媧造人的神奇,至少,我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但這一切幻想開始之前,我必須經受住高三1年的考驗。
我想逃避,想要偷偷的從高三的眼皮底下溜過去,但先哲的話又打消了我這個消極的想法:“生存即苦難,活著即煉獄,我們無處可逃。”不管怎樣,我們總要承受該承受的,其中,包括高三,這段“面朝試卷背朝天”的日子,這段披星戴月,早起晚歸的日子。
其實有點將高三想象得太可怕了,仿佛世界末日一般,是我的神經過于緊張了,這段日子,應該是值得一生回憶的,它會記載下我們的奮斗歷程,它是我們的夢開始的地方。
所以,產生了用筆記下高三1年生活的想法,算作見證吧。
年華似水,濯滌著我們的靈魂。當我寫完高三生活的最后一個字時,或許,一切都變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還是我。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6
品美食中華特色滋味妙
——題記
我的老家,有著“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的曼妙,有著能激起西施拂水漣漪的“水尤清冽”的小潭,還有這炊煙裊裊后,家里人特有的悠揚的呼喚:“伢子喲!吃飯嘍……”
吃飯是一件簡單卻又幸福的事,在昏黃的燈光下,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找到了歸宿,有了家的依靠。每當奶奶顫巍巍地端出綠油油的炒青菜,黃澄澄的南瓜餅,白花花的豆腐腦等讓我垂涎三尺的美食,我便會猴急得不得了,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每每看我被燙得齜牙咧嘴還不肯撒手,奶奶便會嗔怪“怪不得坐不穩啊!原來是屬猴的”“為什么屬猴呀奶奶?”“猴急呀”家里便會迸發出一陣酣暢的大笑。
吃過飯后,我們會相邀在一起,在傍晚的田埂上閑庭信步,屋前的梧桐被風吹拂,滿樹碧綠沙沙作響,最后變成滿地黃金。天空干凈得像孩子們的眼睛,鳥兒撲騰著翅膀點綴其間倒有點“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嗔怪鳥兒太生氣了的慨然。往往,只需要拿一柄蒲扇,邁著碎步,靜悄悄的,不驚擾了這份寧靜,便能感受到那遠山深沉的召喚,那微風輕柔的撫摸,而湖水也被這寧靜感染,泛起心動了的水紋,莫不是紅拂袖了水?或者是觸了虞姬臨江的哀怨?看來,老家千千萬萬種風光,也含著萬萬千千的繾綣情思呀!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感受著老家徐徐升起的炊煙,老家色澤可人的美食,還有那一個個洋溢著熱情的臉,驀地就連“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力量都有了。某天,恐真要在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飄雪之時,來證明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也讓老家因為我們這一代,充滿發亮的記憶。在時代發展的今天,也為老家烙上時代的印記,讓它傳統并發展著,規矩又變化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秉承著自然,我會記著老家的味道,美食味兒,也是人情味兒。承接著時代,我也會尊重著自然,傳出去中華美食的味,傳出去我美麗鄉村的正宗鄉土味兒!那也是中國的味兒!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7
有人說:“我不想做山林中的一棵參天大樹,寧愿做汪-洋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因他膽怯,所以不敢說他要做山林中大的樹木;因他虛榮,所以寧做隨波起伏卻遺世獨立的一葉扁舟。
樹是宏偉下微渺的存在,舟是茫闊中突出的一點。其實質在于所處環境、背景不同,顯示出的作用、地位便懸殊。
誠然如柳永,從一心入仕的秀才到民間多情才子的故事廣為流傳。“東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風池夸”詩句中詞藻的堆砌將渴望名利、一臉諂媚的柳七躍然紙上,讓人不忍直視,而在眾多討好官員的詩詞中,此作并不出彩。“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中將人之離別之情景刻畫入微,是他找準了定位,不盲目在森林中與其他樹木比高比壯,而是有了一片自己的海洋,悠游在水面上。
這是做扁舟的智慧,如果選擇扎根于山林,卻苦于競爭太激烈、對手太強大該怎么辦?
看逝去的天才---喬布斯,他在電子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創造了“蘋果傳奇”。初涉此業時,微軟的強大讓他無法喘息,苦心經營卻收效甚微;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市場調查,他用最簡潔的設計和人性化的觸感讓蘋果產品已經上市便在電子產品行業中形成壟斷局面。他不曾想過改行,去當擁有海洋的小舟;而是在原環境中更努力地向上生長,最終擁抱陽光、俯瞰山林。是勇氣和智慧成其高,是堅韌和毅力成其大。
這是一個愿做鳳尾或是爭當雞頭的永恒話題。在人生失意、壓力過大時,你或許會對周圍生發出厭倦疲憊之感,會想要換個環境放松自己、找尋自信,這不錯,以退為進也是真理。但若是暫緩的環境讓你沉溺,從而滿足于現狀,不再進取,便是得不償失。何不在一開始便用飽滿的熱情與不屈的斗志去點燃自己心中的希望,爭取當上風頭而傲世群雄呢?
高考大軍浩浩蕩蕩,若我是目光狹隘、滿足于現狀的雞頭學生,成功之花不會為我綻放;若我是在小環境中樹立了一定自信,再在激烈的競爭中勇往直前、奮起直追,夢想會向我露出笑臉。
讓我們用不懈的堅持、不滅的熱情、不變的夢想去實現由雞頭到鳳尾到鳳頭的蛻變。
扁舟不動,翻于浪中;樹木向陽,俯瞰山林。
高三創新話題作文篇8
有一種感情,常年圍繞在你的身邊,以至于你忽視了它的存在;有一種感情,永遠呵護著你的心靈,使你麻木了它的厚重;有一種感情,一直支持著你前進的步伐,以至于你忘記了珍惜……
看到半輪紅日在云端灑下暖融的曙光,我們會感激這個早晨賜予的希望。
看到一抹晚霞在天邊舞動著華麗的光影,我們會感激這個黃昏賜予的美好。
看到漫天星星小心撩動著月光散落的碎片,我們會感激這個夜晚賜予的細膩和沉靜
然而最貼切的被忽略了,最無私的被遺忘了,我們是否已經忘記要感激我們的社會了呢?
第一次聽歐陽菲菲唱那首《感恩的心》,是在熱鬧的大街上。在那動人的歌詞和旋律面前,我不由得停下了腳步——“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7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7我還有多少淚7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不知為什么,就特別喜歡這首歌,仿佛那是從我心窩里掏出來的句子和調子。在這不期然的相遇面前,我感慨良久。
后來,我那時所在的小學和一個聾啞學校結成了友好學校。我們和那些聾啞學生一起學會了《感恩的心》的手語表達。當我看到那些聽不見旋律、唱不出歌詞的孩子動情地和我們一起用手語演唱的時候,我和臺下的觀眾都禁不住淚流滿面。在我們這些健全的人看來,那些孩子最應該詛咒命運的不公,因為命運之神殘忍地把他們打入了一個死寂的世界。但是,他們非但沒有詛咒,還懷了一顆可貴的感恩之心。看到他們面帶微笑地打出“感恩的心”這句手語,我為自己曾經遇到不順利的事就開始怨天尤人與懊惱感到羞恥。
在他們的眼中我沒有看到埋怨,憎恨,相反的,他們的眼里已滿了對這個社會的感激,他們感謝這個社會沒有拋棄他們,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感謝這個社會一直在扶持我們呢?
感恩從來不需要冠冕堂皇的裝飾,其實不論貧富,都有自己感恩社會的方式,醫生救死扶傷,警察維護法紀,老師培育英才,學生努力學習……把對社會的感激升華為對國家的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出一份綿力,還是那句老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