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
“開學第一課”是一堂不一樣的課,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篇1:
這個九月不僅僅是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也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一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通過一個個真實英雄故事的講述,讓我回顧了那段艱苦的歲月和那場偉大的勝利。
在“愛國”篇章中,我了解了國歌的故事,知道了“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句歌詞不是編出來的,而是真是的戰斗場景。在“勇敢”篇章中我了解了王二小的英勇、南京大屠殺的殘酷以及南京好人拉貝的故事。在“團結”篇章我們聽新四軍老兵講述營救美國飛虎隊飛行員的事跡。在“自強”篇章我們聽“學霸”王伯惠講述他在印緬戰場做工兵的歲月。
四個篇章,將這段歷史真實的展示眼前,我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不讓抗日英雄的鮮血白流!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讀書、學習本領,為祖國的未來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篇2:
“開學第一課”是一堂不一樣的課,是以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為主要內容,老師們聲情并茂講述了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像女英雄趙一曼、抗日英雄左權、小英雄王二小。
使我印象最深的趙一曼的故事。1905年趙一曼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時期,趙一曼接受了進步思想,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走上了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此后她入團、入黨,并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回國后積極開展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派往東北地區發動抗日斗爭。在一次戰斗中,她不幸被捕,受盡酷刑。就義前,趙一曼高唱《紅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視死如歸,時年31歲。
有一段精彩的橋段使我動容: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我們這代青少年,在幸福、溫暖、舒服、自由的環境下生活和學習。常常會聽到媽媽不囑咐我們:別摔著、別磕著、別燙著......。有媽媽的孩子像塊寶,我們想要什么媽媽給買,想上什么課外班,媽媽一直陪著,想去哪里玩,媽媽一直毫無怨言,從小大,自己的媽媽一直默默地為自己付出。趙一曼也是一名媽媽,我們認真想想,想為自己的孩子做出什么,可是國難當頭,舍棄小家為大家,舍棄生命為國家,只能給孩子留下家書,懷著可能是不舍、可能對孩子的愧疚、可能是對未來國家充滿希望,種種的心情英勇就義。作為母親,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在舐犢情深和國家危難之際,趙一曼選擇了后者。
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不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但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可以學習趙一曼的精神,比如說遇到事情堅強、不害怕,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好好學習,多長本事,將來報效祖國。這堂課讓我記憶深刻,讓我非常激動,更讓我浮想聯翩。
《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篇3:
五(9)班 王文澤
9月4日的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呈現的一年一度的精彩節目——開學第一課。本次課程分四節課,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伴隨著歌曲《第一課》的響起,秦怡奶奶給我們講述了國歌的故事;左太北奶奶告訴了我們左權的故事;史林山爺爺和我們一起聊聊王二小的故事;朱成山叔叔和我們分享了約翰・拉貝的故事……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王二小的原型閻富華的英勇故事。那時的二小才十幾歲,可他這么小的年齡就能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卻把死留給了自己,這種勇于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很佩服二小的機智、勇敢。
愛國在戰爭年代里,就是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今天,把祖國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它,建設它,就是愛國。在戰火中,不怕犧牲、勇于奉獻就是勇敢。面對困難,同心協力,肩并肩,共同面對就能戰勝一切。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只有自信、自主、自強,才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們正享受著和平安寧的生活,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歷史,要牢記我們的使命。同學們,就讓我們帶著勇氣和希望,繼續勇敢向前!
《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篇4:
五(9)班 戴星玥
昨天晚上八點,我準時守在電視機旁,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要分為四節課,四節課的主題關鍵詞分別為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在“愛國”篇章里,主要講述了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些抗戰英雄的動人事跡。其中左權的女兒北北奶奶的講述,讓我感動不已。看著年邁的北北奶奶,一步一步挪上臺來,我的眼眶濕潤了。她堅決不坐輪椅、不要他人的攙扶,骨子里流露出將門之后的堅毅與頑強。在她幾歲的時候,左權就犧牲了,父親對于她來說只是個模糊的影子,她也是在后來母親給她看的信件中才讀懂了深沉的父愛。中央臺復制了一尊左權的銅像,送給了她,她在場上挪向銅像,繼而泣不成聲。是啊,為了新中國的解放,多少孩子失去了父親,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可是,正是這些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幸福的生活。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 珍愛和平”啊!
在“自強”篇章里,幾位同學當場演示了飛機模型的飛行本領。看著小巧的飛機模型靈活地做著各種動作,升騰、轉圈、飛躍、掛急救包……讓人眼花繚亂。看著看著,我眼前仿佛出現了真正的大飛機,是我們長大以后發明的最新式飛機,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讓美國也要驚嘆不已!
一個半小時的《開學第一課》很快就結束了,但我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享受的幸福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了那些為國家而犧牲的英雄們;而我們在和平年代的愛國,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愛我中華,從我做起!
《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篇5: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在這大地春回的三月,我的耳畔又響起了英雄的歌-----
這是一首勇敢的歌!
王二小是一名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二小看著敵人向著村民們轉移的方向前進,便故意引起敵人的注意,鬼子見是個小孩,就讓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頭上……
年僅13歲的王二小,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勇敢的歌,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傳唱至今,表達了人們對他永遠的思念。
這是一首偉大的歌!
一位13歲的小女孩——劉胡蘭,她參加了婦女干部學習班,負責村里的工作。一天,劉胡蘭被敵人抓走了,想讓她“自白”,敵人怎么問她,打她,她都不說。還不行,鬼子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嚇劉胡蘭,可劉胡蘭一點也不怕,她主動向鍘刀走去……
她死了,為了人民!雖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確像毛主席所說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在中國,像王二小和劉胡蘭這樣的愛國英雄成千上萬:勇敢機智的小英雄雨來;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敵人斗爭到底的小兵張嘎……為了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無數的革命先輩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
王二小和劉胡蘭和我們一樣,也還是個孩子,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寧死不屈,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而我們這一代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煩,就束手無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對,很容易放棄,將來怎么走向社會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一個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應該時刻準備著,隨時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一切!
我想,以后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說一聲“不會”就過去了,也不是一聲不吭就隨它而去,而是要動一動腦子把它解決,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決不向困難低頭!我想,以后當他人需要幫助時,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不聞不問,而是要伸出援助之手,挺身而出;當國家需要時,我也會向革命先烈一樣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國,而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讓我們唱著英雄的贊歌,沿著英雄的足跡堅定的走下去!
看過"開學第一課作文觀后感"的人還關注了:
1.2016開學第一課守則觀后感
2.2015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3.開學第一課2016觀后感
4.開學第一課2016觀后感600字
5.開學第一課2016觀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