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法定假日多少天
端午節一共有三天假期,但是法定假日只有1天。根據國務院對國家節假日的規定,端午節為我國法定節假日,放假時間一般為農歷五月初五當天加兩天的休息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法定假日多少天,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法定假日多少天
端午節法定假日是1天。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023端午高速免費嗎?
2023端午節高速不免費哦!
2023年高速免費時間
春節 :1月21日0時~1月27日24時,共7天。
清明節 :4月5日0時~4月5日24時,共1天。
勞動節 :4月29日0時~5月3日24時,共5天。
中秋+國慶節 :9月29日0時~10月6日24時,共8天。(注:中秋節高速一般正常收費,但2023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合并假期,所以中秋節高速也免費。)
端午節的內涵意義是什么
1、祈福平安:從古時候起,端午節就有著祈福平安的內涵寓意,古人會在這一天集體進行聚午宴、佩戴長命縷、畫額、洗草藥水等等活動,以便能夠祈福家人和自身平安。所以端午節是一個非常盛大的節日,直到今天我們對端午節的重視程度依舊沒有降低過,甚至將其設立為法定節假日。
2、驅邪消災:端午節有一項是重要的寓意,那就是避五毒驅邪消災。所以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們都要掛艾草、掛菖蒲、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點艾條、黛蒼術、曬百日姜、掛黃葛藤、佩香囊、栓五彩繩、佩豆娘、貼五毒圖、掛鐘馗像、喝雄黃酒等等,以此來化解災劫、驅散蟲蟻。
3、自然崇拜:端午節也有著自然崇拜的寓意,這與端午節最初的來源有關。早在上古時候起,人們就對自然充滿了崇敬,甚至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要祭祀龍圖騰和自然,所以民間有著賽龍舟的習俗,直到今天賽龍舟依舊是端午節最主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1、吃粽子
在我國春秋事情就已經出現粽子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積淀的食物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會往粽子里面加入紅燒豬肉、咸雞蛋、香菇、紅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比如有臘肉香腸粽、松仁蓮子粽、蛋黃火腿粽等等口味。
2、賽龍舟
在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也是一個傳統活動,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區經常會舉行賽龍舟活動。相傳屈原投河自盡后,漁夫劃船在江中打撈屈原的身體,然而依然沒有找到,因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會在每年的五月五號劃龍舟以表示對屈原的哀思。
3、佩香囊
古時候人們認為給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驅瘟的效果,甚至會在香囊內部裝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藥等,然后再縫起來,再用一些五彩線扣在香囊的頭部,結成一串。有些地區的男女會互相送香囊以表示愛意,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佩戴香囊了。
4、懸掛艾葉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在門眉歘懸掛一串艾葉,表示驅除瘟疫和瘴氣。艾葉有一股清香,能夠驅趕蚊蟲,具有凈化空氣、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們會在門眉處插上艾葉以防止疾病傳播。在端午節的時候插艾葉的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