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一):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后,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于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二):童第周--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從事實驗胚胎學的研究近半個世紀,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貧困,小時候一直跟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
讀中學時,由于他基礎差,學習十分吃力,第一學期末平均成績才45分。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試讀一學期。
此后,他就與“路燈”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燈下讀外語;夜熄燈后,他在路燈下自修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0多分,幾何還得了100分。這件事讓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后,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后他去比利時留學。在國外學習期間,童第周刻苦鉆研,勤奮好學,得到了老師的好評。獲博士學位后,他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沒有電燈,他們就在陰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顯微鏡下從事切割和分離卵子工作;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極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從野外采來的。就在這簡陋的“實驗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若干篇有關金魚卵子發育能力和蛙胚纖毛運動機理分析的論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同時,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魚卵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成績。
到了晚年,他和美國坦普恩大學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相互關系,他們從鯽魚的卵子細胞質內提取一種核酸,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結
果出現了一種既有金魚性狀又有鯽魚性狀的子代,這種金魚的尾鰭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這種創造性的成績居于世界先進行列。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三):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出身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里,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四):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年少求學時,由于家貧,他的生活十分艱苦。
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后,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這就是“劃粥”。沒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飯,這就是“斷齏”。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于自己的讀書學習。“斷齏劃粥”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范仲淹的艱苦生活,被當地留守官的兒子知道后,深為同情,便從家里送來了好菜好飯,范仲淹表示感謝,收下了飯菜。幾天之后,留守的兒子來看范仲淹之時,看見自己送給他的飯菜還在那里,都已經壞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釋說:“您贈我好飯菜,實在感激不盡,但我平時吃稀粥慣了,并不覺得怎樣苦。現在我如果貪食這些東西,吃好的食物慣了,我將來怎么辦呢?”留守的兒子回家后,將范仲淹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夸獎說:“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為呀!”后來范仲淹終于成為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五):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為生。
有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并很快消失在遠方。
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里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只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于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努力著,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六):博格斯
博格斯的理想夏洛特黃蜂隊的一號球員博格斯從小酷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斗牛”。當時他的夢想是有一天可以打NBA。
博格斯身高只有1米60厘米,在東方人里也算是矮子,更不用說在即使身材高大的NBA了。
博格斯不僅是現在NBA里最矮的球員,也是NBA表現最杰出,失誤最少的后衛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神準,甚至在高個隊員面前帶球上籃也毫無畏懼。人們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心里總忍不住贊嘆,他的表現不僅安慰了天下身體矮小而又酷愛籃球者的心靈,也鼓舞了平凡人內心的意志。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七):陳涉
陳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給別人做雇工。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悵惘很久,說道:“如果我們中間將來誰富貴了,可不要忘了別人。”別的雇工笑著回答說:“你給別人做雇工種地,怎么會富貴呢?”陳涉嘆息說:“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在少年時期離開故鄉江蘇淮安,來到東關模范學校讀書。
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生劇烈變動的時期。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問道:諸生為何讀書啊?當時,有人回答:“為名利而讀書。”,
還有人回答:“為做官而讀書。”而當時的學生周恩來卻響亮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魏校長贊嘆道:“有志者,當效周生啊!”當時,周恩來年僅12歲。
一句響亮的誓言,一個遠大的志向,激勵著我們敬愛的為之奮斗了一生。他為了民族的獨立、國家的振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這種偉大理想的導引。
名人夢想的故事100字(八):茅以升
立志造橋——茅以升是我國建造橋梁的專家.他小時候,家住在南京.離他家不遠有條河,叫秦淮河.每年端午節,秦淮河上都要舉行龍船比賽.到了這一天,兩岸人山人海.河面上的龍船都披紅掛綠,船上岸上鑼鼓喧天,熱鬧的景像實在讓人興奮.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樣,每年端午節還沒到,就盼望著看龍船比賽了.可是有一年過端午節,茅以升病倒了.小伙伴們都去看龍船比賽,�茅以升一個人躺在床上,只盼望小伙伴早點兒回來,把龍船比賽的情景說給他聽.小伙伴們直到傍晚才回來.茅以升連忙坐起來,說;
從此以后,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平的,拱的,木板的,石頭的.出門的時候,不管碰上什么樣的橋,他都要上下打量,仔細觀察,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橋畫下來.看書看報的時候,遇到有關橋的資料,他都細心收集起來.天長日久,�他積累了很多造橋的知識.他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經過長期的努力,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個建造橋梁的專家.7、拿破侖的“理想之星”——在拿破侖還是一個單純的小朋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的叔叔問拿破侖,將來長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侖在聽叔叔這樣問他之后,馬上滔滔不絕地發表了心中構想已久的偉大抱負。小拿破侖從他立志從軍開始,一直說到想帶領法國的雄兵,席卷整個歐洲,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帝國,并且讓自己成為這個大帝國的皇帝。不料,叔叔聽完小拿破侖的抱負之后,當場大笑不已,指著小拿破侖的額頭,嘲諷道:“空想,你所說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當法國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長大之后,還是去當一個小說家,反倒更容易實現你的皇帝迷夢——”小拿破侖被叔叔這一陣搶白,非但沒有動怒,反而靜靜地走到窗前,指著遠處的天邊,認真地問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顆星星嗎?”這時還是正午時分,拿破侖的叔叔詫異地走到窗前,茫然地答道:“什么星星?現在是中午,當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該不會是瘋了吧?”再次面對叔叔的質疑,小拿破侖卻是依然鎮定而冷靜地說道:“就是那顆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掛在天邊,不分日夜,一直為了我而閃爍著,那是屬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夢想就永遠不會破滅——”事實上,那顆希望之星從未高懸天際,它一直躲藏在拿破侖的內心深處,憑借內在希望之星的引導,終于使得拿破侖成為真正的法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