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故事大全
名人的故事大全(1):詹姆斯
詹姆斯·亨利出生于葡萄牙,4歲時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后來父親染上酗酒和賭博,家庭陷入困境。于是,6歲的亨利走上街頭成了一名報童。長大成人后,亨利干過建筑工,當過面包師,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甚至還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拳擊運動員。
亨利積累一些錢后,買了一只漁船,到海上以捕撈龍蝦為業。雖然他不識一個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這并不影響他的龍蝦生意做大做強。數年后,他又買了幾艘大船,雇傭了很多工人。漸漸地,他成了當地有名的“龍蝦大王”。雪球般越滾越大的巨額財富,并沒能讓他感到絲毫的快樂,相反,他感到很自卑。自卑源于他是一個“文盲”。
一次,他買了一輛豪華轎車,在申請駕照時,工作人員遞給他一支筆,讓他在資料表格上填寫資料。他抓著筆,臉上火燒火燎,窘得滿頭是汗。幸好他的老朋友——駕校的校長幫他解了圍,幫他填寫了資料。
還有一次,他獨自到一家餐館用餐,看不懂桌上的菜單,又不好意思說出口,他就坐在那里等,終于等到鄰桌的菜上齊了,他指著鄰桌對服務生說,照著鄰桌上的菜給他再上一份。他因此遭到了餐館服務生的嘲笑。那以后,他寧可餓肚子,也不愿單獨到餐館里就餐了。
他也曾多次打算學習識字,可因為整天忙于生意,故而一拖再拖,沒想到,這一拖竟拖到了90歲。
一天,他的外孫女馬爾麗薩為他讀了美國作家喬治·道森的《生命如此美好》中的一個片段,里面講到一個奴隸的孫子在98歲高齡時學會了認字。
聽后,亨利走進憧憬之中。忽然他對孫女說:“他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兒女們都勸他,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學什么識字啊?還安慰他說,你一個字不識,不也把生意做得很大,把兒女們都培養成才了嗎?”
亨利卻說:“我可不想沒一點兒文化去見上帝。”
從那天起,90歲高齡的亨利,從零開始學習識字,困難可想而知。他先練習寫一個一個字母,然后再借助兒童字典學習單詞。為了記住這些單詞,他時常學習到深夜。有時,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書從手里滑落到地板上,咣地一聲響。他被驚醒后,彎腰拾起書繼續學習。再后來,他認識了69歲的掃盲志愿者馬克· 霍根,他的識字速度更加的突飛猛進。
隨著識字越來越多,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想把自己一生的傳奇經歷寫成書。他把這個想法說給了馬克·霍根,霍根鼓勵他勇敢地向自己發出挑戰。于是,他開始每天伏案寫自傳,案頭上擺滿了字典、辭典等工具書,他還經常打電話向霍根請教。
一年半后,在亨利100歲時,他的自傳《一名漁夫的語言》出版了。如今,這本書已經成功售出3000多冊,贏得讀者的好評。康涅狄格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幾所小學,將此書列為小學生閱讀課本,好萊塢的制片人也對此書產生濃厚興趣。接受采訪,亨利說,“90歲開始精彩,我行,你一定也行!
名人的故事大全(2):奧托·李林塔爾
奧托·李林塔爾1848年5月23日出生于德國的安克拉姆,他酷愛飛行,少年時曾搞過“飛人”實驗。成年之后,他利用業余時間仔細觀察飛鳥。為此,他專門創造了一個公式,用來計算鳥類飛行、滯空以及滑翔時所付出體力的大小。在7年的時間里,他制造出18種不同型號的滑翔機,他操縱這些滑翔機從屋頂或山坡上一次又一次地跳下來。雖然總是一敗涂地,但他卻毫不氣餒,從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877年,他制造出一架有著像鳥一樣略微拱起的機翼的滑翔機,這種機翼比扁平的機翼性能更好。
李林塔爾善于制造儀器進行航空實驗,用來驗證觀察的結果。他研制的測試片狀物體的升力和阻力的儀器、試驗撲翼機升力的儀器,都是19世紀未有代表性的航空研究儀器。
李林塔爾注意積累數據,總結經驗,糾正了前人“多層疊置窄條翼”的片面做法,提出了“曲面機翼比平面機翼升力大”的觀點,為飛機的發明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李林塔爾的最主要貢獻還是成功的滑行飛行。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狀的弓形翼滑翔機,成功地進行了滑翔飛行,從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在1893— 1896年,李林塔爾進行了幾千次滑翔飛行試驗,屢次改進總體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許多照片,積累了大量數據,給美、英、法等國的飛機制造者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1894年,李林塔爾從粕林附近的懸崖上起飛,成功地滑翔了350米遠,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的成績。他將自己的成績記錄下來,使之成為航空史上最早的飛機性能記錄之一。 但是李林塔爾過于重視升力,而忽視了對飛機的操縱。他認為改變身體重心的位置是保持飛機穩定的唯一辦法,這一失誤對他來說是致命的。1896年8月10日,李林塔爾在飛行中突然遇到迎面刮來的大風,他來不及將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機保持穩定,最后和飛機一同墜落到了地面,不幸遇難。
德國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為李林塔爾樹立了一座紀念碑,上面寫若“最偉大的老師”。
名人的故事大全(3):鄒容
自稱“革命軍中馬前卒”的近代民主革命家鄒容,1885年出生在四川巴縣(今重慶)的一個商人家庭里。他小的時候,在家鄉的私塾里讀書,是個拔尖兒的好學生。
當時,封建科舉制度雖已進入風燭殘年,但許多人仍把“讀書應考”當作“入仕做官”的敲門磚。鄒容的父親鄒子璠,也一心指望兒子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1896年,鄒容剛滿十一歲,鄒子璠就讓他和哥哥一起參加巴縣的童子試。
路上,鄒容小嘴撅得老高,圓圓的臉蛋上好像蒙了一層陰云。哥哥問他為啥不高興,鄒容說:“現在官場如此腐敗,我真不想涉足其間,玷污了自己。再說,科舉考試規定人人必須做那種束縛人的八股文,太無聊了!”
哥哥贊同地點了點頭,再也沒說什么。他又何嘗不是“父命難違,勉強應付”啊!
當兄弟倆趕到考場的時候,考官已經正襟危坐在臺前了。鄒容接過試卷,一看題目,氣就來了:“哼,鬼才明白它的意思!”接著,隨手把試卷扔到一邊,索性連做也不做了。
這時,有幾個考生沉不住氣了,壯著膽子提出:試題詞意晦澀,不甚了然,請考官予以解釋。
誰知那考官不但不做解釋,反而把這幾個考生狠狠挖苦了一番。
憋了一肚子悶氣的鄒容再也忍不住了,“呼”地站了起來,與考官“交上了火”:“題目出得不周,為何不能詢問?”
驕橫的考官沒想到有人竟敢當眾與他頂撞,頓時惱羞成怒,硬說鄒容觸犯了考規,要差人打他手心二十大板。
鄒容毫無懼色,指著考官的鼻子吼道:“我得罪的是你,為什么要差人打我!”說罷,憤然離開了考場。
名人的故事大全(4):諸葛亮
東吳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狹小,不能容人。他和諸葛亮共商破曹大計,可又想加害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時,曾身中毒箭。當諸葛亮趁亂用計先取南郡、荊州、襄陽后,周瑜一氣之下箭傷復發。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荊州,均被諸葛亮識破。周瑜一氣再氣,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聲中死去。
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訊,決定前去吊唁。劉備怕諸葛亮被害,派趙云帶五百軍士保護。在周瑜柩前,諸葛亮親自奠酒,跪在地上讀祭文,淚如泉涌,悲痛不已,眾將均被感動。魯蕭見諸葛亮如此悲痛,自言自語地說:“周瑜肚量狹小,自取滅亡。”
名人的故事大全(5):林則徐
公元1820年9月,嘉慶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寧繼位,改元道光,世稱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親一樣,疲于應付國內此伏彼起的反清起義外,還面臨了另一重危機,即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略和威脅。第一次鴉片戰爭,就是在他在位期間發生的。
道光年間,江南暴雨成災,一時饑民遍野。戶部尚書潘世恩正在蘇州家鄉守孝,家中囤積了白米數萬石。這天,有江蘇按察使登門求見,請求潘大人開倉救濟災民。潘世恩眼珠一轉,推托說:“開倉濟民,義不容辭,只是不巧得很,倉庫上月就空了!”
來人沉穩地一笑,說道:“那正好,下官就借來貯米吧!”他當即派手下將各倉加蓋封條,然后下令散發倉米賑濟災民。事后按市價償還了米錢,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這位機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毀鴉片名垂青史的林則徐。
進入十九世紀以來,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過剩,急需打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而清政府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只許可在廣州一地同外國通商。中國的封建經濟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進口的工業品沒有銷路。外國商人于是轉向了罪惡的鴉片貿易。鴉片是一種摧殘人體的毒品,會使人吸食成癮,這就使鴉片交易始終保持著六倍以上的高額利潤。西方國家向中國全力傾銷鴉片,僅在道光帝執政的前十五年間,就造成了六千萬兩以上的白銀外流,全國染上煙癮的人口達二百多萬。
面對國計民生的惡化,林則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廣總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聲疾呼:如果再不嚴禁鴉片,那么幾十年后,中國幾乎沒有可以派出抵抗敵人的軍隊,而且沒有可以發軍餉的白銀,國家就被鴉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過鴉片,親身感受過洋煙的毒害,林則徐的警告使他觸目驚心。于是他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則徐到了廣州。外國煙販和勾結他們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沒有把他的到來放在心上。他們知道,清朝官員都愛錢,只要花上銀子,沒有過不了的關。于是,他們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紹榮為代表,去求見林則徐,暗示賄賂的數目。
可這一回,煙販們的如意算盤打空了。林則徐聽完了來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錢,只要你的腦袋!”他命令伍紹榮回去告訴外國主子:限三天以內,把所帶的鴉片全部交官,并且簽立今后永遠不夾帶鴉片的保證書。如果膽敢違令,一經查出,貨物一律充公,販賣鴉片的商人一律處死。
英國大煙販顛地,是外國鴉片商人的頭目,手中還擁有走私武裝。他先是呈報了一千箱鴉片,妄圖蒙混過關。林則徐早就調查過海上商船的情況,知道他弄虛作假,下令傳訊顛地,對他提出警告。顛地回船后,繼續拖延時間,對緝私人員進行武力挑釁,于是林則徐決定逮捕他。
英商監督義律把顛地藏匿在商館里,拒不交出,還以戰爭叫囂相威脅。林則徐針鋒相對,封鎖了黃埔一帶的江面,又派兵包圍了商館。廣州百姓自愿參加巡邏,一防顛地潛逃,二防內奸混入。商館斷水斷糧,義律再也無法頑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兩萬多箱鴉片。
林則徐派人在虎門海灘的高處,挖了兩個長寬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與大海相通。6月3日,林則徐率領廣東大小官員,前來監督銷毀收繳的鴉片。一箱箱鴉片被投入浸滿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鹽和生石灰,頓時池水沸騰,濃煙滾滾,鴉片化作了灰燼。成千上萬圍觀的群眾,發出了春雷般的歡呼聲。一批焚毀,沖刷干凈,又投入一批。就這樣,虎門銷煙整整持續了二十三天。
林則徐在查禁鴉片的同時,加強了海岸的軍事防備。他修固和增筑炮臺,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設置木排鐵鏈,還招募水兵,組織團練,發動民眾保衛海疆。虎門銷煙后,義律率英國兵船多次發起武力挑釁,都被中國軍隊擊退。
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向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名人的故事大全(6):趙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按范睢遠交近攻的策略,派大將王龁(hé)進攻韓國,占領了野王城(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北)和韓國都城的聯絡.這一來,韓國在上黨的軍隊可就變成了孤軍.
孤軍的首領馮亭對將士們說:“我想與其投降秦國,不如投降了趙國.趙國得到了上黨,秦國一定去爭.這樣,趙國就不得不和韓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
大伙兒全都贊成這個辦法.當時就打發使者帶著上黨的地圖去獻給趙國.這時候趙惠文王已經死了,他兒子即位,就是趙孝成王.藺相如已經告退.平原君趙勝做相國.他帶領五萬人馬去接收上黨后回朝,仍然派馮亭為上黨太守.平原君臨走時,馮亭對他說:“上黨歸了趙國,秦國一定來攻打.公子回去之后,請趙王快派大軍來,才能夠打退秦軍.”
平原君回去把所有的經過向趙孝成王報告了.趙孝成王非常高興,天天喝酒慶祝,把抵抗秦國的事擱下了.秦國的大將王隨后就把上黨圍住.馮亭守了兩個月,一直不見趙國的救兵.將士們和老百姓急得沒有辦法,只好開了城門,拼著死命往趙國逃跑.馮亭的殘兵敗將帶著上黨的難民,一直到了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這才碰見趙國的大將廉頗率領二十萬大軍來救上黨,可是上黨已經丟了.
廉頗和馮亭會合在一起,正打算反攻,秦國的兵馬跟著就到了,一下子把趙國的前哨部隊打敗.廉頗連忙退回陣地,守住陣腳,叫士兵們增高堡壘,加深壕溝,準備跟遠來的秦軍對峙下去,作長期抵抗.王屢次三番地向趙軍挑戰,趙軍說什么也不出來.
兩下里耗了足有四個多月.王想不出進攻的法子.他派人去稟報秦昭襄王,說:“廉頗真是個很有經驗的老將,不輕易出來交戰.我們老遠地到了這兒,真要是這么長時期對峙下去,糧草接濟不上了.可怎么好呢?”
范睢對秦昭襄王說:“要打敗趙國,讓我先想辦法叫趙國把廉頗調回去.”
過了幾天,趙孝成王聽到左右紛紛議論,說:“廉頗太老了,不敢跟秦國交鋒,要是叫年富力強的趙括去,秦國這點兒兵馬早就給他打散了.”
趙孝成王便派人去催廉頗開仗.廉頗還是堅守陣地.趙孝成王立刻把趙括叫來,問他能不能把秦軍打退.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如今來的是王,他不是我的對手.”趙孝成王一聽,特別高興,當時就拜趙括為大將,去替換廉頗.
趙括還沒動身,他母親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孝成王別派她兒子去.趙孝成王就把她召了來,要她說一說理由.趙括的母親見了趙孝成王,說:“他父親趙奢臨死的時候再三囑咐,說:‘打仗是多么危險的事兒,戰戰兢兢,處處都得顧慮到,還怕有疏忽的地方.趙括倒把軍事當作鬧著玩兒似的,一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將來要是大王用他為大將的話,我們一家大小遭了災禍倒還在其次,怕的是連國家都要斷送在他手里.’我請求大王千萬別用他.”趙孝成王說:“我已經決定了.”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叫趙括再帶領二十萬兵馬,到了長平關,代替廉頗,驗過兵符(兩塊可以符合的老虎形的信物,所以“兵符”也叫“虎符”),辦了移交,廉頗回邯鄲去了.趙括統領著四十多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他下了一道命令,說:“秦國來挑戰,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不算完.”馮亭勸止他,把廉頗成心消耗秦國兵馬的用意說了一遍.趙括說:“老頭兒懂得什么?”
那邊范睢一得到趙括替換廉頗的信兒,就打發武安君白起去指揮王.白起布置了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把趙括的軍隊引了出來,切斷了他們的后路.趙括的大軍就成了孤軍.他們守了四十六天,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趙括給亂箭射死,馮亭自殺,趙軍全垮了.白起叫人挑著趙括的腦袋,命趙軍投降.趙軍已經餓得沒有力氣了,他們一聽說主將給殺了,全都扔了家伙,投降了.白起一檢查投降的趙軍,一共有四十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