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六年級
在寫作文前,首先要明確文章的主題和結構,想一想自己要表達什么觀點或情感,以及如何安排文章的內容。優秀的清明作文六年級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清明作文六年級,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1
我的家鄉在雄村,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帶我去老家掃墓,今年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該要上山了”,爸爸叫道,我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嶇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見山路兩過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杜鵑花。它們一朵連著一朵,競相開放著,它們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幾朵,仔細一看,像一個小喇叭,在枝頭上擁抱著,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鵑花,想獻給我親愛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爸爸把墳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從籃子里拿出了幾個盤子,盤子里有長壽面、雞蛋、紅燒肉……,小盤子里還有糕點,還有幾只杯子裝了一些酒。我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過去,爸爸連忙阻攔說:“這是給太奶奶的貢品,不能吃。”我趕緊把手縮了回去,心里嘀咕著:“為什么不能吃?”爺爺笑著說:“就你嘴饞,來,幫爺爺把紙錢掛上去。”我爬到墳墓的頂上,找了一根又長又粗的竹子插在墳頭的中央,把紙錢繞在竹子上。紙錢在微風中隨風飄蕩,接著我們點了香,磕了頭,燒了紙錢,最后爸爸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墓地。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一個令人留意、令人悲嘆的節日。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2
杜牧說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它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它的來臨象征著春季的過渡時期,每逢這個佳節,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說去給親人或英烈掃墓,探望親人或英烈;盡情地去踏青,享受在春天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還要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清明粿……
這個清明真的讓我難忘,它幫助我回憶了那些早已失去的美好,讓我一遍又一遍記住曾經的遺憾,不斷成長;它讓我不斷釋放出過去的煩惱,在幽靜芳香的環境里生活,仿佛找到了童年的美好……
那一天的早晨,我和父母一起乘坐公交車到馬尾區的一個墓園,去探望早已過世的姥爺。來到這墓園,給了我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姥爺從我身邊經過,用溫和的話語不斷呼喚著我,每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早已銷聲匿跡成灰飛煙滅了。我們慢慢走到姥爺的墓碑前,靜靜地站在那里沉默,此刻我在想:時間真的很快,姥爺一轉眼走了四年了。姥爺,在天堂的您能否用心知曉,這四年我們家人是怎么度過的!每天我們都很思念你,就像緊緊抱住珍貴的寶藏一樣;每天我們都很擔心你,就像心靈里發出共鳴的亮光。
看著您的照片,我還能回憶起您以前可愛的模樣,回憶起您以前對我語重心長的一字一句,回憶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仿佛在內心深處還能感受到溫暖……此刻的我也在想:姥爺,您如果當初身體倍兒棒的話,也許現在您就在我們身邊了,也不會讓我們傷心了。四年前,奪走您寶貴生命的惡魔,不是其他的,就是您身上的悲觀和膽怯。
這些年,我也漸漸明白了,做人一定要知足常樂,只要每天你的臉上都掛著笑容,什么事情都能挺過去。不能怪您,這能說是命運壓迫著您,從嘴里道出對人生的感慨,從臉上顯出面對困難的膽怯,從行動上體現出放棄。
之后,我和父母都為姥爺鞠躬,為他掃墓。這第一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過去的尊敬和佩服,可以說沒有您,我們就不能生活得更好。這第二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的思念和祭奠,可以說您是世界上最可愛,最親切的人,讓我們過去的點滴都充滿色彩和樂趣。這第三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將您深深記在心里,化為明天的動力激發我們積極奮進。瞧,這一場面,雖然表面上比較令人傷感,流淚成河,但往往是很溫馨的。
姥爺的墓碑樹立在大自然的世界里,不斷吸收精華,不斷釋放出能量,就好像他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任憑風吹雨打,仍然屹立不倒地扎根在土里,給我們明天生活的希望。
那一刻,我流下了淚水,不知道是辛酸的還是甘甜的。聽,那一陣陣悲痛的哭聲就像一個無助的人,送走了我的威嚴,仿佛那富有氣派粗壯的男音,慢慢變成了那樣矯情嬌弱的女音。哭得那是驚天地泣鬼神,哭得那是從未有過的心碎……
那眼眶早已紅透了大地萬物,我的腦海里不斷在放映著和姥爺一起生活的電影,每一個情節都讓我感動和溫暖,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都讓我親切和銘記。放映著犯錯誤時,姥爺對我的責怪;也放映著哭泣時,姥爺對我的安慰和鼓勵……但都是曾經了,美好的花樣年華已經逝去,回過頭來也難再找到這些美好,只能在夢里和心靈中不斷感受。
我仍然還記得姥爺對我的一句話:“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出息。”隨著一股暖流進入我的心田,讓我瞬間爆發出動力,迎接美好的明天。
回到家,我的父母匆匆忙忙地蒸了一盤清明粿給我吃。當我咬下去的每一刻,眼前總是浮現出姥爺的面孔和背影,那聲音還是那樣的溫和,對我的關心還是那樣的溫暖。吃完了一個清明粿,仿佛回味了一遍與姥爺一起最溫馨的生活片段,不一會兒,只見那盤子上一灘淚水,形成了一面心靈的鏡子,仿佛又從這面“鏡子”里看到了姥爺的樣子。
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仿佛以前對姥爺的錯誤都一貧洗凈,帶著這份寄托環繞著我。
我的心似乎在對他說:“姥爺,我們家人都挺好的,現在的生活也很不錯。在天堂的您不用擔心我們,倒是我們有時候擔心你過得好不好。姥爺,以前是我不對,做了一些惹您生氣的事情,現在我已經成熟了,知道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取得我理想的成就,來照顧好家人們。感謝您這些年對我的養育之恩,下輩子我會報答您的!”
今年的清明節真的令我難忘,讓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的悲歡離合,讓我感受了很多很多的兒女情長。清明節跟拗九節,中秋節,甚至是春節一樣,是我們成熟最突出的時段。
往往什么事情在這一時段都能煥然一新。為什么清明節我們要掃墓,因為我們要孝敬對待我們有恩的親人,讓曾經含辛茹苦,付出汗水的他們也享受大自然的溫存。為什么清明節我們要踏青,因為我們要忘淡曾經過去的煩惱和不快,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找回屬于自己的歡樂。
清明節,讓我難忘。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3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我的家鄉光澤,跟全國各地一樣,都有掃墓,祭祖的風俗。4月5日,我跟家人一起去給太爺爺和太奶奶掃墓。我們把墓地周圍清理干凈。擺好供品點上香,祭拜太爺爺太奶奶,然后燒了紙錢,就下山了。
家鄉除了掃墓祭祖外,還有吃清明果的習俗。長輩們到田里采來一種叫水曲的野菜,洗凈后,把它放在缽頭里打爛備用。接著把糯米打成漿,和打爛的水曲攪拌后一起放進鍋里煮。要一邊煮一邊攪拌,直到米漿攪成綠色的團狀。拿到大桌上,用手沾些油抓一小團糯米團搓成球形,再壓扁,弄成像餃子皮一樣大小的坯。接著放入用五花肉、香菇、蘿卜干等炒制好的餡你也可以投稿,包成花朵一樣的圓形,一個帶著青草香味的清明果就做好了。包好的清明果還要放在蒸籠里蒸,蒸好的清明果清香撲鼻,碧綠碧綠,晶瑩透亮。看到這漂亮的清明果,還沒吃就已經在咽口水了。咬一口,那個美味沒法用詞匯來形容。只有你親自品嘗才能體會。媽媽說:“清明果是為了紀念古代一個叫介子推的人而立的寒食節所吃的食物。”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三字大家都不陌生,可是了解清明節的又有幾個呢?那么我就帶領大家認識清明節吧。
清明節的起源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兒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介子推走到僻靜的地方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下。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從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時候他流下了眼淚……19年后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的晉文公。繼位后,普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可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打抱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普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經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合談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的介子推已經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普文公見狀痛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普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在清明節時我們可以出門踏青。不說了我準備好了,一起走吧。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6
清明節是一個令我難忘的節日,就在4月4日那天吳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度過了清明節。
早上我們8:30分一起2到文廟廣場集合,我們在那里嘻嘻哈哈的追逐玩耍。老師來了,人幾乎到齊了,我們就正式開始了我們的開心之旅。
我們穿小路來到了烈士陵園。我們來到烈士陵園紀念碑時曹培軒當主持率領我們一起宣示講話。然后肖樺燕去獻鮮花,鞠躬,然后吳老師拍相我們幾乎敬了10個墓碑。我們在曹培軒的帶領下默哀。我們老師還為我們一個一個拍了相做了紀念我們掃墓儀式圓滿成功。
我們進行下一個環節:游覽秀湖公園。我們在路上就開始下起了小雨,走著走雨就下大了,我們一個個都被淋成了落湯雞,我們都一起在屋檐下避雨。我們等雨下小了再走;我們心里都在想:還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呀!不一會兒雨小了我們又繼續了我們的行程。
在路上,我們這一堆人有說有笑散散落落似乎就像一群自由的小鳥,隨意飛翔。我們到達了秀湖公園,一進去美麗的花兒映入眼簾,我們來到一棵大樹下,向遠方望去,咦?那兒怎么有座橋呀?我們帶著好奇心走向那座橋,一過去我們便看見了“詩圣島”詩圣是:杜甫,書卷上寫的是杜甫的詩。聽老師說,是杜甫經過璧山寫下的詩。看過詩圣島,我們就過橋吧!過了橋就有一個五廁所我們上了一個廁所出來一看哦!原來這個橋叫“天子橋”。我們繼續了我們旅游。我們來到了一個畫卷面前,上面寫著“赴京趕考”那上面刻的畫栩栩如生,那可真是那些工人們智慧的結晶呀!我們找到了一座廟就開始了我們的才藝展示。同學們的表演十分精彩,有魔術、模仿秀、唱歌,多姿多彩。
這一天的清明節真讓人難忘!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7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著泥濘的山路,踏著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著爺爺的墓碑。找到啦,找到啦!“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啦我的雙眼。我撫摸著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啦,這下您不覺得孤獨啦吧!”
我懷著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后的衛生打掃啦一遍,為爺爺獻上啦鮮花,擺上供果祭品。父親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著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么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為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發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啦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著說:“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啦什么,為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么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后,您因勞累過度,得啦重病,最終離開啦我們。
今天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哪怕雨水淋濕啦我的頭發,泥漿沾滿啦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么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著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仿佛看到啦爺爺燦爛的笑臉,聽著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著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啦。
再見啦,爺爺,我們要走啦,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8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日子。清明前后很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托哀思。
每到這個日子,我們全家人就會一起到騰沖的山上掃墓,一起學習在城里了解不到的知識。
今年,我們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跋涉到了騰沖的墳山腳下,我忘記了暈車和疲勞,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起一箱“金元寶”,就往山上沖,巍峨的大山聳立在我面前,海拔有兩千多米。我跑了不到一半就已氣喘吁吁了。休息了一會之后,我接著向上爬。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大家全到了墳山山頂。我向山下瞭望了一會,啊!大自然真美呀!墳山下的田野、森林連成一片,群山環繞,就好像一片綠色的汪洋,我好奇地問外公那是什么地方,外公說:“那分別是龍陵、芒市和梁河。”呀!我們已到了三縣市交界的地方了。大舅們忙得不亦樂乎,生火燒水,修墳掃墓,不一會,殺羊宰雞開始了,可惜我還非常小,幫不上他們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們殺羊,看見他們把羊的腸子裝在一個袋子里,好奇地問了一句:“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嗎?”“這叫苦腸,是用來做苦撒的。”“哦,原來苦撒是用羊的苦腸做的呀!”
過了一會,我撿到了一根石竹,又摘了一片葉子,把葉子插進石竹的洞里當作竹笛,表弟看見了就來追我,要槍我的“竹笛”。我們跑呀跑呀,媽媽叫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們已跑得汗流浹背了。
這一天,我雖然流了許多汗,但我非常快樂、非常開心。還看到了大自然的美,看到了城市里看不到的東西。今后每年都有這么一天讓我參與,那我該多么的高興啊!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詩人杜所說寫的《清明》里面的其中一句。眼看清明節就快到了,我興奮得不得了,還記得去年掃墓時我跟姐姐把墓清理得可干凈啦,還能一邊吃東西一邊掃墓。但也遇到了不少煩心事。
那一天清明節,學校放半天假。我就跟全家一起去掃墓,緬懷先人。準備就緒后,大家向目的出發咯。
到了墓地后,我們便開始尋找第一個目標——太姥姥的墳。這里到處野草叢生,看不清腳下的路,可危險了,我們每人撿了一根木棍探路。九拐八彎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只見墳邊長滿了許多無名雜草,去年貼的已被雨水洗得發白的紙錢七零八落的貼在四周。叔叔大步走過去,攏住一大把野草用力扯起,甩到一旁。奶奶仔細的清理墳上舊紙錢,把祭品擺好后,又燒了柱香。我跟姐姐弟弟爭先恐后地搶紙錢,然后把紙錢貼在四周幾墳上。正但我專心貼紙錢時,身后“轟”的一聲,震耳欲聾,我險些跌倒。轉身一看,原來是有人在放“轟天炮”,怪不得這么嚇人。我不禁想:為什么他們要燃放鞭炮呢?打擾先祖可是大不敬的哦,再說萬一引燃山火可就不妙了!
掃完太姥姥得墳,我們向另一個目標前進。走了大半天,還是沒見著目標,腿也麻了,腰也酸了。弟弟不禁發牢騷,“爸爸,舅公的墓到底在哪兒呀,怎么還沒見著?”“乖,你看不就在哪里。”爸爸指著一個堆滿鞭炮屑的土包子說。“啥,這是舅公的墳?”我們不可置信的問。“嗯”。得到確認后,我們跑過去,扒開碎屑一看,果然是舅公的墳。姐姐氣氛的咒罵道:“是誰這么缺德,把鞭炮亂扔到別人墳上?”雖然有點不快,可是找到墓地所在,心里當然高興,總要有點曲折,才不會重演每一年的掃墓情景,可是今年的掃墓令我看到了另一種文明的退化。
在掃墓的一路上,有喜有憂,有驚有怒,有笑有淚。回家后,我的心里波濤洶涌,思緒萬千。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某些文明卻一直在倒退。緬懷先人的掃墓,演變成另一種“野蠻”。難道這就是對先人的悼念?難道這就是我們每年的今天所要上演的鬧劇?蒼天無語,我心有淚。
清明啊,清明,難道這就是你的意義所在嗎?掃墓的人啊,難道這就是你們緬懷先祖,卻丟失文明的方式嗎?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遇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放假既是休息也是懷抱沉重的心去祭祀。我們家的習俗是:低于18歲的兒童是不能去祭祀,但是在清明的一天也不能太過開心了。
我只去過一回祭祀的地方,也只有那僅僅的一回。媽媽她們怕我害怕。之后,便不讓我去了。我只記得那天,路上到處都是人拿著紙錢,那時候是8點到8點半的時候。小賣店都已經是熱鬧翻天,在里面的人并非全部都是買小吃的人。自然也有買紙錢的人。買紙錢的人占據70%買小吃的占據30%。所以這一天無論是哪個大人都會去祭祀。這種情景真對應《清明》詩里的一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路上的人雖不像詩里的人那樣夸張。只是拎著許多東西在馬路上走,但也并非高興。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你身邊你愛的,和愛你的人千萬不要等到人沒了才想起后悔。清明時節,楊柳依依,既是念故人也可以笑對明天,今天沉痛,明天笑對會依然更好。每個清明節心一定會有疼痛,這種痛不曾消失過,只會在無人時更顯得真切。
清明里總會有一些花開,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兒,一睜開眼睛和關閉視野都要流淚;也許這雨正是我無盡的傷悲的一場宣泄。宣泄后,一切都好。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11
一學校的下午,彌漫著清明假期的味道,大家抱怨著作業太多,還互祝清明節快樂。大家都這樣高興啊。
二傳說清明節時候會下大雨的。嗯,雨水是我期待的,它帶來許多春天的味道。但今天陽光好得很,畢竟,清明是春天真正的開始。風是這樣暖和啊,陽光在風里折射成七色的美麗棱角。這樣的天氣不適合整天泡QQ或寫作業的,應該出去走走。“哦喲,天氣這么好哦!”這樣的春天,有孩子這樣說。櫻花熟透的色彩像要滴下來。我想起日本櫻花盛開的京都,他們是那樣愛花的呀。櫻花熱烈得如潮水一般,在日本的清明節,他們可曾約了朋友,拉著手踏青?公園的春天生機勃勃,草又開始綠了,鳥兒又開始叫了,久別相逢的冬青綠得那樣醇厚和張揚。那冬天里低聲與我喁語著“莎喲娜拉”的朋友們,如今又忙碌起來了,公園里十分幽靜,偶有人出沒在樹影里,這里沒有大城市熟透后漸漸腐壞的時髦味道。風箏飄飛起來,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天空已泛出血紅的顏色,另一半是淺藍。哦,日月同輝的黃昏喲。紅屬于太陽,代表熱烈;藍屬于星空,代表安靜與深沉。
三我回家吃過晚飯,在院子里把樓上五年級的瀟瀟約出來看星星。清明節不下雨,但人們的眼淚,總還是有的。我們目睹了一家祭奠死者的情況:一個女人哭得很有氣勢,其他人有的幫忙燒紙錢,有的肅立在旁,眼睛里脈脈含情。這樣快樂的清明,擁抱春海,不要哭泣呀。有許多愛你們的活著的人還在默默地陪著你的呀。晚風依然是暖的,瀟瀟被她母親叫回家去。我窺測著碩大的天球,讓自己感覺世界變得很渺小。也許我們看到的幾百光年的星星,是它幾百年前的樣子。時間和空間共同在糊弄我們這些笨蛋。曾經有位科學家說:“天文學讓我們自卑。”我不否認他的想法。我還曾經看過一個日本科幻小說,說是科幻,本質上是愛情故事。說的是在不同的星球上,住著男孩和女孩。男孩用光速開飛船急切地想看一看女孩。因為是光速,飛船里的時間靜止了。等他飛到那個星球,女孩卻已經老死了。這是一直以來讓我最痛心的故事之一,最后男孩選擇回到自己的家,因為他的彼岸早已沒有了等待。哦,扯遠了。星空似乎也十分開心,它很俏皮地眨著眼睛。四春天來到的日子里我很快樂!我們為什么不快樂呢?為什么在清明節哭泣呢?那么多人愛你呢,他們在默默地支持你呀。最后,祝你們清明節快樂!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12
清明節爸爸媽媽帶著我,約上我的好朋友劉兆青和劉浩哲,三家人一起出去踏青游玩。
早上7點半三家人準時出發,目的地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聽說這里的溫泉很好哦!在車上時間雖然很長,但是我和好朋友劉兆青玩__牌、平板電腦、做游戲很開心,感覺時間過的很快。
中午我們到達了大竹縣,泡了一下午的溫泉,我還讓媽媽給我買了一對手臂圈,這下不用擔心沉下去了,泡溫泉真的好舒服呀!
泡完溫泉,我們開車趕到了達州市,在酒店住了一晚上,還吃到了有名的魚火鍋,我們一共吃了13斤魚,實在是太好吃了!
第二天我們早早出發到了萬源市的八臺山旅游景點,因為下起了雨,山上又濕又滑,還非常冷,所以沒有玩成,讓我和好朋友們非常失望。帶著遺憾我們回到了萬源市,找了一家火鍋店大吃了一頓。吃完火鍋我們就開車回家了。
雖然這次旅游有一點點小失望,但是我和小伙伴們玩的還是非常的開心,希望下次還能和他們一起出去玩。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13
清明節前,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關于清明節的作文,這時我很為難,不知道寫什么好,去掃墓又在下雨,我問媽媽,媽媽說:“要不等一會兒,我和你去理發店洗頭發,你觀察一下,別人是怎樣的,把他寫下來,也是一件關于清明節的事啊。”我靈機一動,對了,可以呀,這也是關于清明節發生的啊。
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激動,又好奇,因為這是我10年來第一次到理發店洗頭,所以心里才會激動,很快到了理發店,理發店里的理發師,很熱情,第一句話,就是對我說:“小美女坐吧。”我聽了,很害羞,很快就開始洗頭了,理發師先用藍色毛巾給我披上后,再從瓶里倒出洗發水,摸到我頭頂,一只手在我頭上轉來轉去,然后用小水壺里的水放一點點到我頭上來,又開始轉,那感覺真是太好了,又止癢,又舒服,真是兩全其美,漸漸的,我頭上的泡泡越來越多,像個大雪球,又過了一會兒,我的頭發和在了一起雪球越來越大了,就像圣誕爺爺的大雪帽,好笑極了,很快理發師帶我來了沖頭發的地方,我先睡到沙發上,然后理發師開始沖,他先把水溫調好,然后開始沖,他沖時總是要我把脖子向上,理發師洗的可舒服了,沖完后,理發師用毛巾把我的頭發包起來,等我做好后,理發理由才把毛巾拿下來,又開始要吹頭發了,很快就吹好了。最后理發師給我把頭發梳起來,他講起為我梳頭發,梳好后我照鏡子,自己的頭發像一朵荷花一樣,里面像花心,外面像花瓣,美麗極了,我覺得這位理發師太認真了。
雖然這次清明沒有掃墓,我感到很遺憾,但是我享受了十年以來第一次在理發店洗頭發的滋味,這個清明節是我過的最特別的一次。
清明作文六年級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詩映入腦海,原來今天又到了清明節。清明啊,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而艾餃呢,則是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特色美食。每一年的清明,我都會跟著奶奶一起包艾餃,當然了,奶奶是主廚,我只是幫忙的。
首先第一步,奶奶要準備餡料。因為家里人大多數都是喜歡吃甜的,奶奶就準備了豆沙餡,還有特別香的芝麻餡。在奶奶準備餡料的時候,我則是在一旁幫忙把艾草葉給洗干凈了。接著,奶奶接過我已經洗干凈了的艾草,放入一邊已經準備好了的鍋中,汆水。煮艾草時清香四溢,有一種艾草特有的香味,使人心曠神怡。接下來的是剁艾草。這一步我也不能幫上什么忙。便待在一邊看奶奶是如何下手的,順便抓緊學習一下。只見奶奶熟練地擠干艾草的汁液,放在砧板上,拿起菜刀快速地切,又再次放到鍋里加熱。這些動作全部一氣呵成,讓我看得眼花繚亂,真叫一個羨慕。
之后便是揉面團了,在準備好的艾草中加入粳米粉和糯米粉,趁熱揉在一起。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這樣子做出來的艾餃才會更加軟糯。最后包艾餃的過程是我做的最好的了,畢竟以前包做得最多的也是這一步。其實這步是最簡單的了,放入餡料,像包平常的餃子一樣,只不過是大一號而已。
蒸好的艾餃甜甜的,卻又不膩,還帶著一股艾草的淡淡清香,咬一口,這香味也就跟著滲到心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