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中秋節的作文
寫作文要避免說假話、空話,要盡量用生動的語言和事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家鄉中秋節的作文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家鄉中秋節的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
中秋是什么?也許問不同的人便會得到不同的回答,對于孩子來說,中秋是一輪明月和香甜的月餅;對于老者來說,中秋是暮年的感傷和那深深地惆悵;對于異鄉的游子來說,中秋是解不開的相思和情結;對于久別的戀人來說,中秋時千里月明共團圓的情懷。
中秋給人們以回味的不僅是那輪明月和那月餅。中秋是一個奇妙的日子,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涼風習習,家家餐桌前一定會圍滿了親人。平日里,大家各都為了事業學習終日奔波。難得聚在一起,此時所有的瑣碎之事都被瞬間拋開,家人們圍坐在一起輕松的說笑著談論著。
這時平日里很難覺察到的暖融融的氣氛開始彌漫在每一個人周圍,也許就在這時我們才會發現,同輩的孩童們已經長高不少了,父母的皺紋和那絲絲銀發又添加了不少,爺爺奶奶的手腳漸漸不靈活,也許在這時候心里都會有莫名的傷感,也許會發現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卻是最珍貴的。那是一種稍縱即逝的美,是一曲無詞無韻的歌曲,是一首蘊含生命與活力的詩篇。
遙望中秋明月,皎潔明亮,珠圓玉潤,散發著清涼的光澤,照亮孤寂的夜空,也照亮了眾人的眼,那雙雙迷離的眼神,因為明月而神采飛揚,那雙雙欲望的目光也因為月而純真平靜。
可是月亮自己呢?月,就這么孤獨的駐留在夜空,將攝人心魂的冷艷植入每個人心深處。遙望整個夜空,竟然沒有一顆星星可以和她爭輝,她的美,是供世人觀賞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因此,明月才會如此美麗,才能夠美得讓人癡迷,不知道世人的目光給了明月何種的滿足,讓她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青春不老,冰清玉潔。
依稀想起,初中時度過的一個中秋,在皎潔的明月下,與友人一起,學著古人的豪邁多情,踱著步子在庭院中吟詩作對,飲壺觴以醉月,舉杯起而邀月。
如今的我們,離古人太遠,距離詩詞太遠,對于詩詞越來越陌生。但是我認為,中秋之夜的確需要詩詞的陪伴。假想一下,如果中秋留給我們的僅僅是纏綿交織的星月神話,和那月下瓜果,沒有一絲絲詩律的情調,那我們對中秋還有什么回味?
中秋,就是詩。中秋月下低吟詩詞,詠賞秋香皓月。
于中秋明月下,低吟“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才有了對中秋明月更深的理解。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2
早上我起來之后,奶奶就說:“待會兒,家里來人。”我就很好奇會來什么客人,就問爺爺。爺爺說:“待會你大姑小姑,姐姐哥哥都會來。”我聽了高興極了,又問奶奶:“今天能讓我去買菜嗎?”“可以呀。”奶奶答應。于是,奶奶帶我去買菜了。
到了菜市場,我們買了肉、南瓜、竹筍、白菜,肉類買了牛肉、雞塊和魚肉。
我買完了菜,回家幫奶奶做飯。先是幫奶奶拿油,然后把水放入鍋中,再幫奶奶洗菜切菜。過了幾分鐘,第一道菜就做好了。
這時,同學在樓下叫我下去玩,我就下去了。
中午,客人們都來了,還在這吃了午飯。吃完午飯后,我迅速地把月餅拿出來了,給客人們品嘗。客人們聊了一個多小時就走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去賞月。我在觀看月色的時候,看到了我的同學。我和他一起賞月。我邊看月色邊想中秋節的月亮真圓真漂亮。
這個中秋節過的真有意義啊!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3
今天是中秋節,月光灑在草叢里給小草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微風吹來,小草們輕輕地彎下腰,好像在謝謝月亮。草叢在水洼的倒影,恰似一幅魔幻世界的圖畫,黑幽幽、靜幽幽。
我抬頭看著月亮,月亮非常圓,非常亮,金黃金黃的。連旁邊的云也微微變黃了。
溫柔的月亮猶如一塊透明的白紗,籠罩著大地。你看那靜靜的水,在月光下一閃一閃,就像無數的小星星灑在水面上。月亮一個小小的水晶球,沉在水里,離我們很遠似的。等我在抬頭看月亮時,月亮又變成了銀色的了,像一個白玉盤。
我看著看著,就想:月亮是怎樣形成的?是不是又一段時間隕石非常熱,都在宇宙中互相碰撞,在一起熔煉,慢慢變大,形成了月亮?在又一次“星際大戰”撞在了月亮上,形成了月亮上的“洞”?
我想著想著,云慢慢地遮住了月亮,月亮一點一點地不見了,它在和我捉迷藏嗎?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4
月光紙,又稱為“月光祃”、“兔兒祃”、“兔爺祃”,是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是中秋節必備的月神像。
祭月時拜月神像(月光紙)的風俗起源于明代,明劉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記載:“紙肆市月光紙,績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偏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續紛。”另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
舊時,每到中秋節,北京城中的南紙店的月光紙便會熱銷。舊時揚州刻印木刻月光紙的除清代小東門的會文堂紙店外,后來磚橋上的“松竹齋”、大東門街的“蓮青齋”、缺口街的“生記”等十余家紙店也紛紛刻版印制月光紙售賣。月光紙是糊在秫秸架子上的,周圍還有臘花低鑲的邊,被人們“請”回家去祭祀,然后焚毀。
月光紙中形象最初為道教形像,是一整張毛邊紙印刷的,是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上面有“太陰星君”的形象,后慢慢變為佛教形象和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畫面上呈現一輪滿月的圓輪,月輪內則有一尊女菩薩端坐于蓮花之上,太陰星君被菩薩的形象所取代,民間信仰中稱其為“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或“月光娘娘”。在菩薩之下還繪有廣寒宮的仙閣殿影以及玉兔搗藥的形象。
還有以一張整幅順紅紙印制的,上端是“關圣帝君”、“增福財神”,是給鋪戶用的。店主希望自己可以財源廣進。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5
中秋的總是那么圓那么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就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么的令人回味與窮。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久的時候。說他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為有經歷過鄉村體驗過的人,才會有這種感情、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想身在異處的家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做月餅給我們吃。媽媽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可畫出來的圖案,其中就有桂花雕印出來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糖,里面放些芝麻、青紅絲、果仁,葡萄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么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所以一趕到中秋,總是要吃上兩大塊,覺得好香,好甜……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6
說起中秋節來,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了。為什么呢?我還是來說說我八歲時的那個中秋節吧。那次我是在外婆家過的,至今令我記憶猶新。
那天,我們很早就來到了外婆家。剛進門,一股誘人的香氣鉆進我的鼻孔,我情不自禁地跟著香氣“飄”進了我外婆家里的廚房。定睛一看,呀!那么香的月餅,一定很好吃。媽媽看見我這副饞兒樣,笑著說:“小饞貓,想吃了吧?想吃就拿。”我連忙擺擺手,心想這么好的月餅不留到中秋夜吃,太可惜了!隨后我跑到后院一看,桌椅都擺好了,各種各樣好吃的瓜果兒,都齊了。
等待總是很漫長的,當我終于看見最后一縷云披著最后一縷光芒緩緩消失在天邊時,那種激動,簡直無法形容。我放下手頭的事,幾個箭步沖到后院。喲!家里人都在后院了,等待著那一輪明月。我東跑跑、西竄竄,興奮極了。
月亮姑娘露臉了。她害羞地躲在樹后,攬過一層云絲披在身上。過些時候,她終于打扮好了,猶如一位仙女,飄在天空。爸爸看著這美好的月色,不禁吟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我仰頭看著這一輪明月,仿佛看到了嫦娥抱著玉兔,倚著桂花樹。我更看到了千千萬萬團圓人家,仰頭注視著明月……
“吃月餅啦!”表弟這一聲愉悅的喊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月餅讓我一大嘴咬下去,好吃極了!吃過了月夜晚飯,我在月光下玩耍,恬靜的月光照在我身上,讓我覺得今夜月光無比溫柔。
睡覺時,我望著那明月,想到這樣的日子要過一年才有了,心里十分依依不舍。這一晚的滋味讓我意猶未盡。
這就是我八歲那年的中秋節,那天我非常開心。馬上又是中秋了,我期待著這個中秋節我也能過得開心。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7
一輪明月掛天空,一家團聚笑滿房。雖然家中在蓋新房,但也無法阻擋我們一家在平房中吃團圓飯的期待。
為了今天的團圓飯,爺爺正穿著圍裙,站在煤氣灶前燒菜呢。他一手握著鍋柄,一手拿著鍋鏟,在鍋前忙碌著。雖已有些年老的爺爺今天還露一手絕活,拿起鍋在空中一顛,通紅的火焰一串三丈高,火舌仿佛要將天花板燒個大洞。不一會,中秋的團圓飯就完成了。
瞧,一大桌的香噴噴飯菜。那橙黃的螃蟹,讓我口水直流三千丈。于是我就三口兩口把飯吃了個精光,一人承包了兩只大閘蟹。先將大閘蟹解肢,把蟹腿和身體分開,將蟹背翻開。哇,黃澄澄的蟹黃出現了我的眼前,沾一點生姜,張開一口將蟹黃吃掉,再慢慢消滅蟹腿肉和蟹身。那肉如一個個絲狀物紋路密布,就像是一幅幅畫展現在我的面前。
呦呦明月情幾許,正是家人團聚時。吃完晚飯收拾好桌子,奶奶端出早已準備好的香案,再擺上菱角、香蕉、柿子、月餅和一碗茶。奶奶說,這是祭月所用的物品。爺爺還放完鞭炮,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前與鄰居一起談天說笑。這時,一個小孩在奶奶的帶領下來到了我家門前,站到了香案前端起茶碗喝了下去,大喝完大叫一聲:“哈哈,以后我再也不會尿床了”。原來這就叫“偷茶”,據說喝了祭月的茶,以后就再也不會尿床了。
抬頭看看天空,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的,代表著完整、完美、團結、和諧的意思。天上的明月,明亮而皎潔,散發出一種迷人的光輝!這圓月,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身處異鄉的游子們……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呀,只要心中掛念親人,即使相融千里也沒有關系,因為我們能夠共度一輪明月,共同擁有那一份團圓的時刻。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8
漂泊的人注定了中秋節一個人過,中秋節,當浩月當空,灑下銀白的光輝,總會讓人想起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想起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又是一年中秋節,別人都是團聚團圓的日子,而我卻是孤獨的一個人,沒有關心,沒有問候,真的很傷感!
如果中秋節你也是一個人過,那么煙酒是一種毒藥,也是一種解藥。
中秋節,又是一個人的節日,青春的腳步在一步一步遠行,傷感的九月,有太多的眷顧,但我們成長的腳步并未停止前行,即將行走在世界的各個地方,用腳步丈量著世界,用靈魂感受著生命的各種存在形態,路還很長,讓我們帶著一份心境去遠征吧。。。
中秋節一個人,跟月亮在一起,靜靜地過一個晚上,跟她談天,分享一年來的喜與悲,樂與怒,告訴她你的秘密,你的夢想。
一個人的中秋節,難免有些傷感。家人在時,會覺得此日同往常無異;只有當孤身一人,面對空蕩蕩的房間時,才深刻地覺出這當是一個多么喜慶歡騰的節日。愿珍惜眼前人,盡享團圓夜。
中秋節是傷感的節日,淡淡的鄉愁,濃濃的思念,擋不住的熱淚盈眶,獨自一個人,再美的月色也透露著冷意,更何況沒有月亮的中秋,仿佛已被世界遺棄,連月亮也不見了蹤影,獨自一人連影子也沒有,怎一個凄字了得。
似乎好多年了,都是我一個人注視著這繁華的世界,看著他人的開心與熱鬧,然后蹲下來抱抱自己,站起來繼續前行。。又是一個人的中秋節,有些傷感了。
今天的中秋節得一個人過啊,而且沒有月亮,沒有月餅,只有很多的傷感,和對家的思念。今天的月是凄冷的!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9
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我國古老傳統節日中的五大慶賀節日之一,有意思的是,古人幾經選擇、最后將八月十五日定為中秋節,其中深含著“天地人和”的科學哲理。古代人當時并不懂得氣象深奧的科學,但對中秋節日的選定,卻顯示出古人對氣候學已相當重視并且有初步認識。一年共有十二個月圓之夜,只有八月十五月兒最圓、最明、最亮,俗云“月到中秋分外明”。
這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日晚,月球、太陽、地球的位置正好成180度,月球得到太陽照射的光線全部朝向地球的夜半球。所以這一天晚上月球的光面有圓又大,稱為“滿月”,亮度也大,皎月如同白晝。此時又置夏秋交替的氣候過渡時期,大氣透明度高,所以月亮反射到地球上的光線比較集中而且明亮,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格外清晰明澈。所以選擇八月十五日為賞月的吉日良宵,是十分科學的。因此,中秋賞月久盛不衰。
如今,民間中秋佳節,家人團聚,于夜晚月升之時,擺上瓜果月餅,飲酒賞月,賦有詩情畫意,實為節日一大樂事!衷心祝愿我的所有博友們!我的圈子里的所有朋友們中秋節快樂!月圓之夜,飲酒賦詩,其樂融融!合家團圓快樂!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0
中秋節快到了,我邀請了我的好朋友們來我家搏餅。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骰子就往碗里扔下去,二舉!我開心地拿到了兩本漂亮的本子。接著是張萱,她搏到了一秀。叮叮當當——六個骰子在碗里發出清脆的聲音,好像百靈鳥在唱歌一樣。好朋友們有的搏到三紅,有的搏到四進;張萱和郭辰悅早早地搏到了對堂,沈欣語輕而易舉地搏了三個狀元,而我幾乎把二舉的獎品都拿光了。
吳昕艤搏到的獎品比較少,她一直高興不起來。又輪到她搏的時候,她很不服氣地把骰子扔進碗里,骰子嘀溜溜地轉出了三個紅四,吳昕艤搏到了一盒漂亮的熒光水彩筆,這下她終于高興了!
桌上的獎品越來越少,我們的熱情卻越來越高了。曾子樂扔的骰子滿堂紅地轉動著,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一個新狀元的出現。四紅帶九!曾子樂失望地說:“真可惜,我搏到的狀元小了點。”旁邊的沈欣語松了一大口氣,可愛的粉紅背包非我莫屬啦!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中秋搏餅,我多希望明年的中秋能早點兒來呀!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1
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
我和奶奶一起制做一種土月餅,也就是南瓜餅。一大早,我就和奶奶田里摘南瓜,瓜藤又長又密,連走路都難走。我在田間的雜草堆旁終于發現了一個大南瓜,哇,好大!黃黃圓圓的南瓜像一個特大號的月餅,我上去想把它抱起來,可是我無論使多大的力氣都抱不起來,我只好叫奶奶過來一起把它搬回了家。
中午,我就和奶奶一起做南瓜餅,只見奶奶輕輕地抓了一點面團熟練的搓圓,接著用食指和中指點了一個洞,然后奶奶一手托著面團一手靈巧的把外皮捏薄,然后用調羹挖了一勺豆沙,接著快速地把外皮粘和起來,形成了一個球體,再把余下的掐掉。再把雙手和起來。我也學著做了起來可是我做的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再奶奶多次教我之下我終于學會了做南瓜餅。
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邊賞月邊吃我和奶奶做的南瓜餅,看看月亮是圓的,南瓜餅也是圓的,突然間覺得特別甜。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2
今年中秋與往年的中秋格外不同。每年中秋明亮的皓月都高懸在空中,還能看見閃亮的星星快活地眨著眼睛。而今年晚上月亮被云霧朦朦朧朧地遮住。我早已打算好要賞月的,但是今天的天氣真是太遺憾了!
爸爸告訴我說:“女兒,雖然今天我們看不見月亮,但是我們可以出去感受一下清爽微涼的海風有多舒適,觀賞海邊的風景有多美麗,可以開車去海邊體驗一下好不好?”
我一邊開心地點了點頭,一邊說了一聲:“太好啦!”
開了20分鐘車,我們到了海邊,我從車上下去后,就感受到海邊絲絲的涼風吹進我的袖口,感受到了秋天的涼爽。
我放眼望去,看到無邊無際的大海望不到頭。我貪婪地欣賞著大海美麗的姿態,它像一匹看不到盡頭的蔚藍色的綢緞那樣光滑,那樣細膩。在海風的吹拂下,海浪呼嘯著向沙灘奔涌而來。
我觀賞著大海,感受著海風瑟瑟吹來。我感到了內心無比的愜意和舒適。此時此景,讓我想到了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一首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講述的是詩人看到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讓我感受到月亮從海上升起,勾起兩地相思之苦。體會到了詩人懷念遠方親人和孤獨寂寞的情感。雖然此刻沒有一輪明月從空中升起,但讓我感到了有一絲柔和的月光照進我的眼睛里。觀賞了美麗壯觀的大海后,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開車回到了家中。
今年的中秋令我難忘不已,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中秋節是我們全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明年中秋節的到來!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3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年一次的中秋節又到來了。中秋節是一家團圓的佳節每年在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在這美好的節日中做一些有有意義的事,更是有趣至極。
中秋節這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昨天老媽說要給我個驚喜。我一起床就追問老媽驚喜是什么,老媽讓我跟她去就是了。我隨著老媽來到她朋友開的月餅店,才知道原來是做月餅。一聽要DIY月餅,我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我們穿上圍裙,帶上工作帽,進入了工作間。房子中間是一張很大的桌子,我們圍在桌子周圍。桌上有一個放月餅餡的盆子,一個盆子裝滿了專門做月餅的面粉和各種各樣的木頭模子。店主告訴我,那面皮可是要花很多材料和很多時間才做出來的,而且烤月餅時的溫度也要適中,保持在79度左右。
聽完詳細的制作流程介紹,我興高采烈的做起了月餅來。我先把粉抹在手上,幾次調整后總算搞定了比較適量的面粉,然后再把面團壓扁,接著左手拿面皮,,右手拿餡,用皮一點一點包住餡兒。包成一個球狀后,把這個圓球塞進帶有圖案的模子里,用手掌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等把模子里的月餅敲松了,再把它抖出來。哈,一個花紋清晰美觀的月餅誕生了!我特意在自己做的月餅上做了記號。媽媽和店主直夸我做的有模有樣、十分精致。首戰告捷,我好開心啊!
我們把做好的月餅放進了一個大烤箱里。過了半個小時,香噴噴的味道迎面撲來。打開烤箱門,我拿起自己做的月餅打量一番,確定是自己做的,然后咬了一口,啊,香而不膩,又香又軟,讓人吃了以后還想再吃一個。
今天這個中秋節真讓人愉快,我親自DIY了回月餅,那感覺真是妙不可言吶!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4
夜,格外的黑,仿佛那月亮藏入云中不肯出來,它是怕見到那思鄉心切的人們凝重的、含淚的臉罷了……
過了白露和秋分,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夜的風,仿佛較白天時變了個樣,盡管裹著外衣,覺得也是涼的。這中秋節也似夜間的秋風般,變了樣。
以往的中秋,大伯家要賣月餅生意。臨近中秋前的日子,是放幾天假的,大人孩子們都有空,聽說要去幫忙折月餅盒,自然是樂意的應下。
那月餅我是不太愛吃的。但我最喜歡與家人一起疊月餅盒。那場面很是壯觀,整個屋子里都是人,床上、地下、沙發上放滿了月餅盒,整間屋子都是禮盒反出來的紅色的光。是熱鬧的,是喜慶的,更是溫暖的。
可漸漸孩子們長大了,大人們也更忙了似的。聽不到喧鬧聲了,也看不見紙盒搭的紅色“城墻”了,那紙片摞成一摞,陌生的面孔靜靜地將它取走,它成了一種工作……
人們相聚時只有在宴會上。
今年宴會上還是一樣的客套話,可卻少了哥哥姐姐。他們去遠處上學,中秋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我懷念小時候過節時哥哥姐姐帶我玩耍的日子。
但這就是成長吧,他們必須要經歷的,我也一樣。
中秋之夜的這輪明月勾起了我們的離愁哀緒,卻也可以讓我在寂靜之夜對月獨自回憶想念。
家鄉中秋節的作文篇15
記得去年,我們學校組織過一次集體活動——中秋賞月。這次活動可不一般,它分好幾個環節呢!
那天下午,我迫不及待的讓爸爸早點帶我去總校,因為我想和我的小伙伴兒玩。到了總校不久,上課鈴就響了,我急忙往教室跑去。兩節課后,我們興沖沖地來到操場上舉行交換圖書活動,我興奮極了,連忙去找我的好朋友換書,找啊找啊,終于找到了一本我喜歡的書。這本書是孫琦瑞的,名字叫:《彼得·潘》我看了看封面: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正在嬉戲,女孩子穿著橙黃色的連衣裙;男孩子穿著藍色的襯衫,他倆活像一對小天使一樣在天空中飛舞。我很喜歡這本書,就和孫琦瑞交換了。
接下來的這個活動是今天晚上最重要的環節——中秋賞月,我們先吃了月餅,然后我們都舉起銀光棒一起來慶祝這美好的中秋夜。看著天上的圓月,我想起了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遙臺鏡,飛在青云端。我舉起銀光棒,一邊觀賞著明月,一邊搖擺著銀光棒。這時,我想起了我的外婆,不知她今天過的怎么樣。想到這兒,我又想起了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我們現在不能見面,但是我們可以共同觀賞著這一輪明月。想到這兒,我笑了。
這是我度過的最快樂的一個中秋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