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
寫作文要注重邏輯結構和條理性。要合理安排段落和層次,使文章的結構清晰、有條理,讓讀者容易理解。寫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下載,供大家參考。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1
中秋的夜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海河廣場。我們步過解放橋,看到廣場上真是車水馬龍行人如梭。廣場里面的人就更多了!長椅上坐滿了納涼的人,他們有的磕著瓜子,有的搖著扇子,談笑著,好不悠閑自在!
人最多的地方是正中的噴泉。高高的噴水池噴出一股股清水,自下而上,像仙女散花似的撒向空中。池中還有水晶燈,那多彩的顏色發出奪目的光芒,使水變得五彩繽紛,簡直象水晶宮一樣美麗。噴水池邊圍了一圈的人,有的歡呼,有的照相,還有的'小孩子干脆就跑進水柱里玩耍。要不是爸爸攔著我呀,我也真想跑進水里去沖一沖。
廣場旁邊的海河更是景色宜人。中秋的月亮照在河面上,河面上非常亮,好象披上一層銀色的緞子一樣。水上游船慢慢地行走著,有時船上還傳來陣陣的歡快的笑聲......
夜晚的海河廣場真美呀!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2
中秋節的月亮分外的大,分外的圓,也分外的明,正應了一句古詩“月到中秋分外明。”昨晚,給奶奶打了個電話:“奶奶,明天又是中秋節了,我們全家會回來和你們過節的。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在電話這頭,我已能感受到奶奶從心底溢出的喜悅。隨即,話筒里傳出了奶奶和爺爺的對話聲:
“老頭子,老頭子,他們明天要回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了。”
“曉得了,我就知道他們會回來的。東西我都準備好了。”
一會兒,話筒里又傳出了奶奶的聲音:“囡囡啊,你要吃什么,叫爺爺給你買,奶奶來給你燒。”“你喜歡吃魚,奶奶給你燒糖醋鯽魚好伐?要不燒魚頭煲?”奶奶在那頭自說自話,說了一大串。
“奶奶,你燒你和爺爺愛吃的就好了。我們什么菜都吃,只要是你燒的。”“我們的囡囡真乖。”隨后就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每一次回鄉下,奶奶總準備很多的菜。而每次回家,也總會剩下很多菜。村上的人總說:你們吃剩下的菜,夠他們老倆口吃到周末的了。
也曾勸奶奶不要燒那么多,她總說:他們難得回家一次,不能虧待了。
乘著自家的車回到久違的奶奶家。遠遠就看見村口站著一個人。不用猜,一定是奶奶。每次告訴奶奶我們要回鄉下,奶奶總是站在村口等著。勸她不必出來等,她不聽。每次看見奶奶,總覺得她的背似乎又彎了些,頭發間的銀絲又鉆出來不少。
那個曾經每天背著我上學、神清氣爽的奶奶不見了。
記得小時候,是奶奶送我上的幼兒園。我總撒嬌地讓奶奶背。小的時候我很胖,奶奶人小,手又短,背我很是吃力。所以奶奶會拿一根繩子或一把雨傘,將我托住。奶奶從來不說她累,只要我一說腳酸了,她就蹲下來,讓我趴在她的背上。那暖暖的,柔柔的,舒服的背。至今想來,那種溫暖感似乎還能感受到。
長時間的勞作,歲月的洗禮,奶奶的背就漸漸彎曲了,手臂也落下了毛病。
看著眼前的兩位老人,看著那彎曲的背,那滿頭的銀發,我的鼻子酸酸的。爺爺、奶奶兩個人住在鄉下,兒女們都在外工作。工作忙,讓他們少了回家看望他們的機會。所以,爺爺、奶奶也格外看重這些機會,用豐富的食物招待我們,而不考慮這帶給他們的辛勞。
社會在進步,在發展,人們忙著為事業打拼,誰還會把時間、精力放在老年人身上呢?商品房的購買,房屋的動遷,讓多少老年人滯留鄉下,成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他們多么渴求孩子的關懷,都么渴望孩子們能常回家看看。他們不奢求豐厚的物質給予,只求一個電話,一聲問候,一次回家。
腦海中忽然跳出了這樣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月光灑在大地上,亮亮的;也灑進了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常回家看看!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3
為了慶祝中華傳統節日——中秋節,我們四年級,全體準備進行一個,在晚上舉行一個中秋節慶祝大會!
男同學穿了那令人陶醉的唐裝,而女同學就穿了那花枝招展的旗袍,同學們穿著古裝是一番錦上添花景象。派對還沒有開始,可三樓的走廊上早已人來人往,大家喜笑顏開、心花怒放可開心了。
我最喜歡的還是那討人喜歡的手工花燈,他們精致迷人,大小不一,色彩豐富,最奇特的還是他們的形狀,它們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美麗的小花,有的像一顆顆閃閃發亮的星星,還有的像那美麗動人的嫦娥……
最令人期待的時刻到了—猜燈謎,大家說說笑笑的,你一言我一語,玩的可開心了!不知不覺我走了到了,換獎品的地方,一看,哇!有的同學得到了酷炫的玩具汽車,有的同學還得到了鈴鐺掛飾呢!至于我呢,我得到了兩個,栩栩如生的小鴨子掛飾。
校長用詩歌開啟密碼,喚醒了“沉睡”中的花燈。看到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了一種甜蜜的味道。校長用詩歌開啟密碼,演出節目可精彩了,有:中國民族歌曲、古箏、旗袍秀、武術表演、這些能充分體現中國特色!
舞臺布置得,既溫馨又浪漫,在燈光下顯得,特別的耀眼,這種布置使校園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讓人難以抗拒。
真是一次難忘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4
“中秋月圓家團日,有人歡喜有人憂。”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中秋,家家都會賞月,吃月餅,團圓在一起,其樂融融。我們都有溫馨的家,而那些背井離鄉打工的人或許在中秋之夜更多的是憂傷與思念。
去年中秋,媽媽帶回來一盒昂貴的月餅,看著就令我饞涎欲滴,兩眼發直。媽媽打開包裝,取出一個,我帶著期望的眼看著她,誰知她二話沒說,拿著月餅出了門。我頓時愣住了,對媽媽這異常的舉動奇怪不已。于是我跟著她出了門。媽媽走到樓梯口突然停住了,身旁站著一位老奶奶,她一臉皺紋,滿頭的銀發,衣著儉樸,牙也全掉光了,她是我們樓層的社區清潔員。每周都會來清理樓道垃圾,保持干凈環境,由于年齡已高,動作遲緩,卻很努力的工作,一點污漬也不放過,這對于一位老人是多么得難能可貴呀。媽媽笑容滿面的走上前,遞給老奶奶那個月餅,說:“謝謝你忙里忙外的為我們這幢樓做清潔,這是一份感謝。”那位奶奶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擺了擺手,用不標準的普通話拒絕媽媽的好意,但在媽媽再三堅持下,她含淚收下了。接著她用鄉下話講起了她自己的生活,原來她有兩個兒子,經常因為公務的繁忙沒空陪老人,這個中秋老人又要獨守空屋了,現在有了媽媽的月餅,老人或許在中秋之夜能擁有一些溫暖,獲得一份慰藉。老奶奶帶著感激與媽媽告別。
媽媽回到家告訴我:“我們無法給予一個孤獨的人一個家,但能給予他們像一個月餅一般的溫暖。”這也成了我們家每年中秋獨有的風俗習慣。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5
在一個驕陽似火的一天,我們一家步入了夜晚的寧靜。
我和哥哥在拿竹槍互相打鬧。奶奶見了我們,說到:“你們一群娃娃家子的,現在這么打鬧,將來還怎么考北大啊。”我說:“不會怎么的,我們只是玩一下。”哥哥也說:“我們只是玩一下而已,不會怎么的。”奶奶唉聲嘆氣的搖了搖頭。
我和頑皮的哥哥一起互相打鬧,突然飛來一只小鳥。小鳥的翅膀似乎受傷了,我急忙把它拾起來對哥哥說:“哥哥,這只小鳥受傷了!”哥哥一聽,嚇得急忙放下手中的竹槍,拿著小鳥來到了爺爺面前。
爺爺正在辛苦的牢竹屋。他聽見我們叫他,就連忙放下竹刀,朝我們這邊看了過去。我也是一下子把小鳥遞給了爺爺。爺爺看了看唉聲嘆氣的搖了搖頭。
我和哥哥哭了起來。就地埋葬的小鳥。一個晚上都沒有入睡。
第二天,我和哥哥來到了大藥房。藥房叔叔看了看我們說:“孩子怎么了?”我們把昨天。夜里發生的事告訴了叔叔。叔叔,他看了看我們手中握著的小鳥說這個小鳥還有氣叔叔,他看了看我們手中握著的小鳥說:“這只小鳥還有氣,還能活!”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連蹦帶跳地把小鳥遞給了叔叔。叔叔一下子就摸準小鳥的穴位,一針下去,小鳥“復活”了。
我向叔叔道謝。叔叔一點也不得意,告訴我們一定要摸準人和動物一定是覺得才下葬。不要人云亦云。
怎么樣?這就是我的中秋歷險記,大家覺得還好吧?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6
我家住在一個河北小鎮,大門大院大平房,而且當時爺爺奶奶和爸媽家住一個院的,兩間房,共走一個大門,那時每年中秋節一家人都在一起過,節日晚上的九點多鐘,一輪圓月升起來后,爺爺奶奶就會搬出個桌子放到院子中間,再擺上幾樣水果和一盤月餅,水果有西瓜、葡萄、沙果等,擺上滿滿一桌。接著正式的“愿月”儀式開始,也就是年輕人給月亮磕頭祈福,在月下許愿。拿出個椅墊鋪到院子中間,然后我們幾個年輕人開始按年齡依次朝著月亮的方向磕頭,都磕完了,我們大家就開始享用桌上的水果和月餅了,當然,吃之前要揪下一粒葡萄沖月亮的方向遠遠的扔出去,那意思就是給月亮吃了。記得小時候中秋節的晚上,天氣就挺冷了,往往我們都是邊吃東西邊凍的瑟瑟縮縮的,然后就趕緊搬桌子端盤子回到屋里。
后來,只要每年中秋節我們能聚到一起,仍然會在節日當晚延續這樣的習俗,當然,我們隊伍也在漸漸壯大。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7
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吃月餅,做月餅,最重要的要屬賞月了。
我們家也不例外。吃過晚飯,我們下樓了。這時天空還沒有完全暗下來,我們坐在草地上靜靜地等著。過了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輪圓圓的月亮。這時,媽媽拿來一盤月餅,我低頭看了看月餅,又抬頭望了望月亮,不禁說道:“十五的月亮是圓的,甜甜的月餅也是圓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夜的明月似圓非圓啊。媽媽,不會那一小塊被天狗當月餅吃了吧?”我的一句話把爺爺奶奶都逗樂了!”
天空越來越暗,明亮的月光上漸漸的蒙上了一層薄紗。月亮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躲了起來,望著明月,爺爺給我講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再次聽到吳剛伐桂這個故事,更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和毅力,只有堅持才會有好成績!我要好好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績!
涼風習習,一路上我們全家有說有笑,踩著明月回家了。今年的中秋賞月真是意義非凡啊!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8
中秋節那天早上,我吃飯時看見吃的是月餅,感覺不對勁,連忙去查看了日歷,啊!原來是中秋節啊!
我吃完早飯便寫起了作業,我心不在焉,沒寫幾個字就在想爸爸了,誰知道爸爸會不會回來呢!我差點忘了中秋節是月圓之夜,一家人團聚之時,可我卻沒有想到媽媽,我差點哭了起來。
午飯吃完時,我無精打采的,奶奶問我怎么回事,我有氣無力地說:“想媽媽了,”奶奶回答說:“不用擔心,晚上你就能看見你媽媽了。”“真的嗎?”我有點疑惑。
我急迫地等著,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爸爸回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媽媽呢?”爸爸拿著一個娃娃,“這是媽媽給你買的.禮物,你要好好保護它哦。”我拿著這個娃娃,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吃完晚飯,我和爸爸奶奶去翠園里看月亮,我說:“我帶著媽媽給我買的娃娃一起去好嗎?”爸爸答應了。
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抱著媽媽送我的娃娃,心里想著媽媽……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9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聽大人們說中秋節也叫團圓節,這天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品嘗著月餅、瓜果、觀賞著明月,談論著開心的事。
天上的月亮圓又圓,手里的月餅甜又甜,大家的心情好又好,團圓的人兒多又多。天上有一個月亮,地上有無數個家庭,當每年的月圓之夜,地上的無數個團圓家庭將幸福美滿。我上網查了一下,網上的人都說19:13-19:19是最佳的賞月時間,但我們為了不錯過最佳的賞月時機,19點的時候就去賞月了。今天的月亮很亮,風也很大,旁邊漸漸地飄來了一朵烏云,烏云剛開始像一只小鳥,溫柔的向月亮靠近。快接近月亮的時候,烏云突然變成了一只老鷹,向月亮襲來,慢慢的把月亮給遮住了。等完全遮住月亮的時候,乍然一看,烏云好像又變成了一只大鯊魚。把月亮完全給吞進了肚子里。月亮在鯊魚的.肚子里不斷的反抗,過了一會兒,終于逃除了烏云的魔爪。所以邪不能勝正,經歷過烏云洗禮的月亮,比剛才好像更亮更圓了。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來度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10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月餅,觀賞著又大又圓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掛在幕布一樣的天空,像一個大玉盤。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讓人以為月亮真的掉進了水里。看著天空中皎潔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維中情不自經的冒出幾個小問號。為什么在中秋節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為什么要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其他的習俗嗎?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我們早早便在庭院前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我們才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我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就有些講究的,長輩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媽媽告訴我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這時已經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進了云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我們在庭院中吃柚子,媽媽一邊剝著柚子一邊說:“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就例如,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和作文篇11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又快到了今年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親人團聚的節日,各地也有著祭月、拜月、賞月、走月亮、請月姑、吃月餅等各種節俗。
對于軍中男兒來說,更是渴望著月圓之時能與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然而,我從軍多年,還沒能回鄉與親人過一次中秋節。
在我的安徽農村老家,人們對過中秋節特別看重。節前,凡是在外地謀生或近處打工的鄉民,大都趕回家與親人歡聚。即使是再窮的人家,中秋夜都要擺上一桌豐盛的酒席以賀吉祥,熱鬧勁兒就甭提了。
小時候,我家很窮,每過中秋節,爹都扛著一袋糧食到集鎮上兌些月餅、燒酒和豬肉。菜是自家園子里種的,不用買。往往是天還沒黑,爹便在院子里擺上一張桌兒,娘在廚房里忙碌,我們兄妹幾個人圍在小桌旁,饞巴巴地等著灶房里的娘。當月亮爬上樹梢的時候,娘也就做好了飯菜。她先把那圓圓的大月餅用刀切成若干個方塊,用盤子端上來,一家人沐浴著月光,說笑著開始了中秋晚餐。
我記得,每每此時,平日不茍言笑的爹也露出了少有的笑臉,他愜意得眼睛瞇成一條逢,“滋滋”地喝著酒,話也比平時多了。娘則是舒心地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并不停地往我們碗里挾菜,小院里洋溢著融融的親情。這時,娘總會自言自語:“要是每年的中秋節都能像這樣團聚該多好,我們不圖啥榮華富貴,只要一家平安就好!”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8歲那年,我入伍到了北方軍營。身在他鄉,每到過中秋節的時候,大都是給家里寫封問候的信,寄點錢讓弟弟給父母代買些月餅以示孝心。然而,每年的中秋節晚宴,父母總會空出位子,還擺上碗筷,倒滿水酒。我理解爹娘的心,他們在以獨特的方式思念著遠方的子孫!
如今,身在北方軍營,每到中秋之夜,我都倍感思鄉,時常一個人漫步在軍營賞月。北方緯度高,月亮也格外透明皎潔,而故鄉的月亮輪廓卻不是那樣清晰,月亮柔柔地掛在天上,時常有云彩罩住它,因此,給人一種“月朦朧,鳥朦朧”的內涵之美。但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中秋的月夜都是那么迷人。
噢,故鄉,在這迷人的中秋之夜,我這遠方的游子在深深地思念著你啊!
噢,爹娘,在這迷人的中秋之夜,您的兒子托月寄情,請接受這份千里之外的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