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
選擇合適的素材是寫好作文的關鍵。要選擇與主題相關、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的素材,并對其進行合理的組織和安排。怎樣寫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這里提供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分享,供大家參考。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1
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于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
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2
對我們來說,最有趣的就是過節了。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過團圓節。
中秋節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姥姥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的好菜和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有哈密瓜的,有菠蘿的,有五仁的,有豆沙的,還有蛋黃的,有甜的,有咸的.,還有……看的我直流口水,我選了一塊豆沙的吃了起來,真的好甜好美味啊!
吃完飯后,不知不覺天漸漸的暗了下來,我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去門外馬路邊上賞月,黑色的天幕上繁星點點,皎潔的月亮像個巨大無比的玉盤,掛在夜空中。“啊,好美呀!”我們異口同聲的發出了贊嘆。此時此景用兩句古詩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有一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突然姐姐大聲喊道:“月亮上有一位美麗的仙女,他不會就是嫦娥娥吧?”我和弟弟說:“是啊,是啊,還有一只小白兔。”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和嫦娥玉兔一起過中秋節。
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團圓,充滿幸福,有趣的節日啊!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3
賞月、吃月餅是我們過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中秋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吃過晚飯后,我們漫步在外婆家后院外的小河邊,等著月亮升起來。
天慢慢地暗下來了,周圍靜靜的,只有河里的水在緩緩流著,發出一陣陣輕快的聲音。“月亮姐姐,你快出來吧!我們都等不及了,我們都在歡迎你!”路邊的小樹一動不動,也像我們一樣在等著月亮出來。
“啊,爸爸媽媽快看!月亮姐姐出來了!”我高興得大叫起來。向東方望去,只見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咦,月亮姐姐是不是怕羞了?她的臉還紅著呢!”我大聲叫嚷著。爸爸接過了話:“當然了,月亮姐姐是姑娘嘛,出現在大庭廣眾面前當然會怕羞了。這不,她又躲進云層里打扮起來了!”
爸爸遞給我一塊叉燒月餅,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和爸爸媽媽坐在草坪上,邊吃月餅,邊抬頭向天空望去。一陣風吹過,身上有點涼涼的,我站起身在草地上跑了跑。此時,一顆又一顆晶瑩的露珠已悄悄出現在草地上,在如水的月光下閃閃發光。回頭看看小河,河水依然在輕快地流淌,河面像披了一層閃耀的魚鱗。再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姐姐,她又從云層里走出來,伴著我們前行啦!想起小時候,我發現我走,月亮也走,就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月亮會跟著我走呢?”媽媽回答說:“那是月亮姐姐在護著你呢!”
我和爸爸媽媽看著,想著,談著,猛然發現月亮已悄悄西斜了。她跳完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慢慢地謝幕了。“啊,月亮為什么不遲點走呢?再跳一段舞難道不好嗎?”我默默地嘆道。這時,月亮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又從云中露出臉來,仿佛在笑著對我們說:“明年的中秋節,我們再相聚吧!”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4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每一年的中秋節都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是很多人都盼望的節日,又是一年中秋節到了,這是我每一年盼望的的日子,因為每一年的中秋節姐姐都會回家和我們一起過節,所以我特別喜歡這個節日。
又是一年中秋節,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在電視的各個頻道反復播出,月餅也遍地都是,各種味道的,可是在吃不出曾經的感覺,今年姐姐沒有回來,所以中秋就不算團圓了,心里很是不開心,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放假的日期已經從原來的一天變成了三天,時間長了,可是人也忙了。
距離十五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月亮也越來越圓了,可是生活也越來越無聊了,天已經黑了,爸爸媽媽忙著農活,一個人在家很無聊,飯已經做好了,天也漸漸的黑了,外面炊煙裊裊,一個人看著喜洋洋灰太狼,特別的懷念那些時刻在父母身邊的日子,慢慢的發現我漸漸的長大了。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又是一年中秋節爸爸媽媽買好禮物給我,可是我依然不快樂,因為姐姐的缺席,少了一點圓滿不知這樣的日子還能過多久,等我慢慢長大,我上了中學,大學,離爸爸媽媽遠了,還能不能在一起過節或許是一個夢了,所以要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日子,珍惜擁有它們的每一天。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5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農歷8月15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可是今年的中秋節有些特別,和國慶節竟然出奇的在同一天!
大街上,小巷里人們都洋溢著笑容,充滿了歡聲笑語,小區里掛著帶著紅光的燈籠,使小區里泛著紅光,黑夜就如同白晝,所有的事物清晰可見。
夜空,圓月高懸,我想到了“玉兔搗藥”。這讓我有許多聯想:雄兔和雌兔不是決定把它們最小的女兒送送到月宮嗎?可它去了有什么用呢?失去親人的悲痛是一只兔子不能解決的了的,那是一種無窮無盡的悲痛,而且刻在了你的心里。
此刻的我抬頭仰望天空,看著月亮不斷變化的光芒,此刻的寓意也不同吧!紅色的光宣泄了她的熱情,藍色的光渲染了她的凄涼,白色的代表了它圣潔,黃色的光讓我感受到她的溫暖。月亮的這些光是非常奇妙的。
在這個圓滿的中秋節里,我不能和家人歡聚一堂,因為爸爸媽媽在遠方,我只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度過這個中秋。我們圍在一張桌上,吃著各種各樣的月餅:有五仁的、芝麻的、豆沙的,它們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除了月餅,還有柚子,東北人的習俗是吃月餅,而南方人的習俗是柚子,吃完了柚子,再把柚子皮放在小孩的腦袋上,人們認為這樣,神就會祝福他們。
我突然想起了在遠方的爸爸媽媽,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吃月餅了嗎?他們也在思念我們嗎?他們還是已經遺忘了我們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心中回想。中秋節原本是應該家人歡聚的時候,而爸爸媽媽的缺失,讓我心中升起一股失望感。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希望爸爸媽媽很快就能回來,和我們一起再補一個屬于我們一家人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6
中秋節就要到了,現在,我就已經沉浸在中秋節的喜悅之中了。可是,當我看到圓圓的月亮時,就想到了去年中秋節的情景。
那是一個快樂的夜晚,我們在奶奶家的陽臺上吃月餅,賞明月。可天公不作美,召喚了烏妖來放烏云,把皎潔的'月盤裹得壓壓實實的。不一會兒,我們家的人陸陸續續都來了。月亮好似和我們有心靈感應一般,在小星星的護衛下,穿過層層迷霧,翻越了層層障礙,終于露出了它那張既明亮又羞澀的臉,和我們打了招呼,星星也在眨著眼睛歡迎我們呢。“真美啊!”我脫口而出。大人們也仔細的品味著這個美麗的夜晚。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看著這一輪明月,我不由得想起了遠方的親人和朋友。他們怎么樣?過得好嗎?有沒有什么不順心的事……這一切都是未知數。我不禁說道:“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說罷,我看著月亮,希望它能替我傳達我的心意!我們又找了一個孔明燈,寫上了對遠方親人的祝福。希望它能載著我們的祝福,越飛越高。
啊,中秋,你就是我們的的傳話筒,能幫我們傳達心意!啊,中秋,你就是個團圓的節日……啊,中秋,我愛你!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7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習俗是一家人歡聚團圓、吃月餅、賞明月。因為中秋節的月亮最圓最亮,月色更加皎潔,月光更加神秘。帶著這些憧憬和無限的好奇,今年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柳鶯湖邊散步賞月。
我們信步走站在木橋上,隨意倚著木欄,用望遠鏡一看,喲,月亮姐姐羞答答地露出了半邊臉,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啊。突然,我倆的目光相遇了,她立刻害羞地縮回了黑黑的云被。調皮的云踢開了被子,月亮姐姐無處可躲,重新露面了。銀色的光芒早已按捺不住,從月亮姐姐溫暖的懷抱中照射出來,撫摸著大地。樓房、綠樹、小草和湖面都披上了神秘的面紗。我朝天上喊道:“淘氣的月亮姐姐,你在和我捉迷藏嗎?”月亮姐姐溫柔地注視著我,似乎微笑著朝我點了點頭。我看見月亮里有個人影兒在舞動著,我側耳傾聽,一陣柔美的琴聲飄入耳簾。月亮姐姐,你告訴我,是嫦娥姑娘在彈琴跳舞嗎?
微風輕撫,夜色美好,我和爸爸媽媽手牽手,繞著湖邊綠道,我們邊走邊賞月。低垂的柳枝在涼爽的秋風吹拂下,一會兒撫摸著我們的臉龐,一會兒滑過我們的發間,輕輕的、柔柔的、暖暖的。月光灑向柳樹梢頭,瀉在湖面上,緩緩的、淡淡的、涼涼的……
走累了,我在軟軟的草坪上躺了下來,雙手枕在頭下,依偎在爸爸媽媽身旁。我仰望著深邃的天空,藍色的星星閃閃爍爍,歡快地跳著、舞著,金黃的月亮微笑著、望著我們一家子。我想和湖中的魚兒一起分享月餅,共慶中秋,于是分了些月餅,投向湖面。“撲通”一聲,月亮碎了,一圈一圈的波紋蕩漾開去。“吧嗒吧嗒”,魚兒歡快地搶吃著美味的月餅,漸漸地,湖面恢復了平靜,月亮又圓了。
“來,我們來誦讀有關月亮的詩詞吧?”媽媽提議,我舉雙手贊成。一場詩詞接龍游戲開始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三人都不甘落后,拼命往下接。湖里的月亮贊許地看著我,眨著眼,仿佛在說:“你真能干!”
謝謝你的鼓勵,我更應該感謝你,感謝中秋節,感謝中秋的圓月,你讓我們家家團聚,品月餅,賞月光……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8
今天,20____年9月14日,是20____年的中秋節。
今天姑媽、姑伯、昊子表哥都要來我們家吃飯。俗話說,中秋節時的月亮是圓的,表示一家人團圓,還真不耐。平時,要么昊子哥哥到外地上大學不能回來;要么就是姑伯要談生意,沒有時間來;再就是爸爸要去襄樊工作也不能來。現在,一家人終于能團聚在一起了。
今天菜的類容真豐富:有雞湯、紅燒肉、還有油燜大蝦,好吃極了。我先吃了一塊紅燒肉,好吃極了!又吃了一口油燜大蝦,更是好吃,簡直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一家人吃完了飯,都坐在沙發上看“中秋晚會”,主題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演的節目很精彩,里面還表演了許多幽默的小品,逗得我們哈哈直笑。
突然,我想了一個問題,邊問媽媽:“中秋節的來歷是什么呀?”
媽媽笑著說:“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即陰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哦,原來是這樣。”我說。
后來,我們又吃了宵夜——月餅。月餅有很多不同的餡,有:蛋黃餡、蓮蓉餡、豆沙餡……。因為豆沙和蓮蓉餡太膩了,于是,奶奶泡了一壺鐵觀音。以前中秋晚會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吃月餅,喝熱茶,越吃越熱。
我吃著月餅,望著天空,只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不禁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那首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吃完月餅后,姑媽、姑伯……向我們告別走了。
這真是一次愉快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9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的。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全家人又團聚在了一起。奶奶燒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大家圍在圓桌邊閑話家常,還有月餅呢!互相說著祝福的話。
中秋之夜色,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像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是“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亮來牽托深情。唐朝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年的中秋節我們是看不到那皎潔的月光了。
晚飯后,媽媽拿出一盒精致的月餅,每人一個,我并很想吃月餅,媽媽說:“很好吃,你也來一塊吧!。中秋節吃月餅和端午節吃粽子還有圓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的傳統民俗。”我硬著頭皮咬了一口,是冰淇淋的。于是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大家吃完了月餅又去放孔明燈,我在燈上寫上了祝福的話,望著孔明燈在夜幕的映襯下離我們遠去,漸漸的消失在夜空中了。
我又開心的過了一天。真是太好玩了!
中秋節的作文怎么辦呢篇10
今天中秋節,可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雨,來打擾我對中秋節的喜愛。
幸好,到了傍晚,雨停了。我希望時間過得快點,可是,總不能如我所愿。唉,真是度日如年哪!終于,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樓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多么幸福呀!看著那圓圓的月亮,我突然想起了一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詩句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和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題目是《古朗月行》。意思是說: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月亮當做一個大圓盤,又疑惑那是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飛在青云上。白兔在搗藥,問給誰吃呀,我真是佩服古人神奇的想象力。
此時,我完全被那圓圓的月亮給吸引了,不由得又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浮現在眼前……我正幻想著,突然,不知是誰推了我一下,回頭一看,是媽媽。媽媽有點生氣地說:“我都叫了你好幾遍了,快點回房間睡覺去。”我只好望望天空中的月亮,依依不舍地跟它道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