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
好的作文應該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用詞得當、語法正確、句子通順、表達清晰。好的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供大家參考。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1
中秋節到了,見到月亮,我不禁想起蘇軾的一首詩——《中秋月》中的“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今天,我和媽媽拿上了一盒月餅和家人出去野餐,我和媽媽一直都在觀賞月亮,這個月亮就是一個小淘氣包,一會兒模糊,一會兒清楚。好家伙,他好象就是在和我捉迷藏。我想,一定要把他從云層中揪出來,這時,我拿出一塊又圓又大的月餅,對向那正在高空生起的月亮。你瞧,他倆長得一模一樣。此時此刻,我想,他一定是代表團圓吧!正在這時,月亮的周圍發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光環。這一道道光芒四射的光環穿在今晚的月亮身上無比美麗。
我們全家人圍坐在這美麗的月光下品嘗著代表團圓的、生活甜蜜的月餅,坐在這燭光似的月光下,我想:不正是這月光照亮我們全家,萬家燈火,心心相連,家人不在分開,心連心,手挽手。無私的月光既要讓所有的人團員,又要當燭光照亮大地,照亮所有的人。多多么不容易一年才趕上一次中秋節啊!
此時,我終于明白了蘇軾的《中秋月》是什么意思了。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2
今天是中秋節,每家每戶都團圓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著月餅,聊著天。爸爸和爺爺把桌子他到家門口,下面再放上兩個椅子,最后再放上貢品。
“咦?為什么要這樣子哩?”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說:“這是要紀念中秋節。”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大概過了十幾分鐘,奶奶把蠟燭吹滅,把貢品拿下來,對我說:“可以吃月餅了!”我飛快地跑過去,抓起一盤月餅就往自己房間跑,生怕有人和我搶月餅吃。我來到房間,從窗戶望出去,今天的月亮真圓真亮,月亮旁邊沒有星星,他會不會孤獨呢?突然,有許多姹紫嫣紅的煙花飛上夜空,綻放出他們美麗的笑臉,似乎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麗。
我拿起一個月餅,吃了起來,嗯,真好吃,是我最愛的肉月餅。肉月餅,不油不膩,但湯汁很多,非常像灌湯包。下個月餅是豆沙做的,不是很甜,但也很好吃。不過幾分鐘,一盤月餅就被我吃完了,可我總覺得不夠,但肚子卻已經很飽了。
中秋節,美景配美食,真是愜意啊!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3
中秋佳節到,我十分思念愛我的爺爺奶奶,今天我滿懷興奮的情緒去探望她們。
走在路上,我的心情尤其開心,看到了討人喜歡的山羊、黃牛和兩匹白馬。也有幾輛極大地壓路車和辛勤工作的叔叔們……
下了車后,我拎著月餅往家跑去,爺爺奶奶看到我回來了,可開心了。我講祖父好、姥姥好,祖父高興得樂開嘴,姥姥牢牢地地將我緊抱,問這問那,因為我尤其高興。
中午,父母帶上我要去賞桂花,離好遠就問到桂花的香氣,那香氣確實好濃啊。認真觀察它的花,是十字形的,色調是金黃色的。它的葉是橢圓型的,色調有些是淺綠,有些是深綠。遠看像一個翠綠色的奶油蛋糕上,裝點到了金黃色的小點點,又像一棵樹上撒滿了很多小星星。
夜里,我們一起吃月餅,賞月,月餅真香呀,有各種各樣味兒,有各種形狀,各種各樣花邊,我看見都愛吃。月亮漸漸地升了起來,由檸檬黃逐漸的變淺,變淡,像一輪銀色的圓盤掛半空中。看見光亮的月亮,要我想起了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我真想有一雙翅膀,飛上月亮,去見見漂亮的嫦娥姐姐、討人喜歡的玉兔和桂樹。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4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親人團聚的日子,而我呢,又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餅了。我一口一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媽媽給我買的月餅。吃著吃著我突然想:這些月餅太甜了,吃多了很膩,家人都不愛吃。我為何不在月餅里添加一種餡?讓月餅更美味,也讓家人都喜歡吃。
于是,我開始了苦思冥想,腦洞大開。首先想到了雞排餡,拿著雞排對著月餅比劃了下,雞排太大了,月餅的肚子小,裝不下……我想了一種又一種的餡料,可是統統都被排除了。
為了尋找餡料,我用腦過度,肚子開始__了;可飯點還沒到,我只好拿著零花錢去樓下買些零食來充充電。在小賣部里,我發現了一種可以做月餅餡的物品——干脆面。
我買了幾包干脆面,飛快地跑回了家。我急忙拿出一個月餅,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在它的肚子上挖出一個洞,掏出它的“內臟”,再把干脆面填進去,最后把洞口給塞上。我激動地拿著這個特制的月餅輕輕地咬了一口,啊!多種口味沖擊著我的味覺,又香又脆又辣又甜,太好吃了,簡直是人間啊!
我又如法炮制了幾個這種“特殊的月餅”,并在其中一個的月餅里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媽媽,中秋節快樂!”我把這個月餅遞給媽媽:“媽媽,吃月餅,這是我制作的特殊愛心月餅。”媽媽拿著月餅,我的緊張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媽媽,媽媽的嘴巴可真大呀,一口就要到了那張紙條,媽媽看紙條時,我激動地上串下跳。媽媽開心的直夸我乖巧,懂事……
中秋節,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日子。而我們家今年的中秋節,因我那特殊的`月餅使我們更加的溫馨、快樂。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5
我從小就喜歡月亮,因為它總會給我帶來新奇。記得有一次,我發現月亮從圓變到彎又從彎變到了圓,覺得很奇怪,便去問媽媽:“媽媽,月亮怎么變來變去的?”媽媽笑著說:“月亮是個大橘子,是個被小狗咬了一半又能自動恢復的大橘子。”我去問爸爸。
爸爸說:“唔,月亮是個大盤子,一個會變形的大盤子。”我越聽越糊涂,只好又去問奶奶。奶奶和顏悅色地說:“月亮呀,是一袋棉花,有一個老奶奶正在用這袋棉花做棉衣呢!”這次我聽懂了,說:“月亮是個魔術師呀!”奶奶笑了:“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
中秋節晚上,銀白色的月亮掛在深藍的天空中,漂亮得無法形容。我連眼也不舍得眨一下,直直地看著它。月亮好像被我盯得害羞了,躲進了云層里。我不看月亮了,怕月亮生氣。月亮果然知道我的心意,又慢慢走出了云層。接著我開始背誦《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月亮一聽這首優美的古詩,知道我在夸它,又害羞地躲進云層。呀,月亮可真喜歡害羞呀!
現在我在語文書上學到了許多關于月亮的知識。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月亮上沒有宮殿、玉兔和嫦娥,只有廣闊的荒原和聳立的高山。不過月亮上有很多種元素,都很有開發價值。
我盼望著在不久的將來,月亮會成為人類居住的另一個家園。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6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遙臺鏡,飛在青云端”。自古以來,中秋節象征是個美好團圓幸福溫暖的日子,今天我體會到了這種感受!
晚上,我于家人坐在餐桌邊,只見大汗淋漓的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中端出的盤子中有許多美味的佳肴:螃蟹,糖醋排骨,紅燒牛肉……我的口水都流了出來,這時我轉念一想,媽媽為了燒這桌菜,一定花了很多功夫,一股暖流從我心中流過,當我大口大口吃著那些美味的食物時,媽媽樂呵呵的說“我們一起拍張團圓照吧”,當閃光燈亮起時,每個人的臉色浮現出了幸福的微笑,這個微笑還包含著大家心中暖暖的情意。拍完照后,我看向窗外,天上皎潔的月亮發出耀眼的白光,十分的迷人,我想在這個團圓日子中,一定有許多老人搬出桌椅,在月光的照耀下于身邊離開自己許久的子女,圍坐一團敘敘舊,談談心,我情不自禁的拿起相機拍下了今夜的明月,讓這個溫暖的時刻永久的存儲下來。這時,樓下的雪兒在門外叫我,我打開了門,迎面就看見兩個大月餅,雪兒笑嘻嘻地對我說:“姐姐,媽媽讓我給你送兩個月餅,還有祝你中秋節快樂!”這時我感到心中十分溫暖,便進了客廳里拿了幾個柿子,順便說“給,把“月亮”捧好,回家吃吧,呵呵”。雪兒十分開心笑著答道“OK,謝謝姐姐哦!”然后蹦蹦跳跳的跑下樓去了。我被她那種快樂感染著,莫名的笑著笑著,我和家人吃著月餅看著明月,談笑風聲著,快樂浸透了每個人的心房。
唉,快樂的時間總是那么短暫,明月依然在高空掛著,微笑著,而我,該睡了,躺在床上,回憶起剛才那些溫馨的片段,我的臉上浮現出幸福而知足的微笑……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7
中秋節那天,秋高氣爽,天高云淡。上午,我們在奶奶家吃過午飯,下午就去了姥姥家
來到姥姥家,姥姥正在為老天準備“錢”。姥姥手中拿著一張百元大鈔,在那些紙錢上晃了晃,接著就一張一張疊成元寶的樣子,大約疊了20張左右。我覺得很好玩,就想去擺弄一下。姥姥說:“等天黑了,我們就把他們燒掉,給老天爺送錢”。我想,這一定很有趣。
我迫不及待地等著,盼著天黑下來。天終于黑下來了,姥姥先在院子里放上一張圓桌,圓桌上擺了紅彤彤的蘋果、綠中帶黃的桔子、黃色的香蕉、紅似火的石榴和又大又圓的月餅等供品。我一看到那誘人的桔子,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順手從碗中拿了一個剛要剝開,就被從屋里向外面走的媽媽發現了,她大聲喊道:“停,放下!”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喊聲嚇了一大跳,趕緊放回了桔子,不解地問:“怎么了?不能吃嗎?”媽媽說:“這是供品,等老天吃完你再吃。”我想:老天他能吃嗎?我真是哭笑不得。
接著,我跟著姥姥去點紙錢,看姥姥一點著火,我也來了興致,我好想玩火,就跟姥姥要了幾張“元寶”,姥姥說:“要小心,不要燒了手”。我一點也不在乎地說:“沒事,沒事。”可剛點著,火勢非常快,差一點就燒了我的手。我看著姥姥怎么去做,最后,姥姥把一大堆紙錢放在供品前一起燒掉,看著火還沒滅,我就朝火里撒起尿來,這些都被家人看得一清二楚,他們每個人都哭笑不得,笑的媽媽眼淚都流下來了,說;“兒子,你不能這樣,老天會生氣的。”姥姥說:“沒事,沒事,小孩子不懂這些,老天不會怪他的。”
我們收拾了院子里的東西,回屋去吃團圓飯了,姥姥做了非常豐盛的團圓大餐。
我度過了一個既快樂又有趣的中秋。
中秋節的日記怎么寫作文篇8
八月十五,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本該和家人坐在圓桌前一齊吃月餅的節日,卻有許許多多的人愿望不能實現。那些乘著火車離家而去的的大學生們,將在陌生的學校度過一個不能“圓”的中秋節。第一次遠離家鄉,老師為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中秋節,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在中秋播撒濃濃的師情。
這天的中午十分明麗,我和媽媽趕去姥姥家吃團圓飯。走在路上,我嘆了口氣問媽媽:“爸爸為什么不能和我們在一齊吃午飯呢?”媽媽臉上掛著淺淺的笑,說:“你爸要去和學校的新生們會餐。”我撇了撇嘴,“新生會餐能有家人在一齊吃團圓飯重要嗎?”媽媽笑著搖搖頭,講大道理一樣的跟我說:“那些新生第一次離家,過中秋節了,老師就是他們在那里的父母。”聽罷,我覺得自己的確有點自私。爸爸從家離開,給我們帶來了一絲遺憾,我卻不懂,他給遠在他鄉的學生們帶去了怎樣復雜的感情。也許,爸爸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就是他的孩子,過中秋節,父母難道不就應和孩子在一齊嗎?
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圍坐在圓桌前,我再次想起了爸爸,他就應也想到我了吧!不在特殊崗位工作,也不遠離家鄉,而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和不是自己家人的人們會餐。哦,為什么?只因為老師。老師,放棄了中秋和家人團圓的機會,送給第一次離家的“孩子”們一個溫暖的中秋佳節。我想,我可能永遠也無法了解老師對學生們的愛吧!
八月十五,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本該和家人坐在圓桌前一齊吃月餅的節日,卻有許許多多的人愿望不能實現。那些乘著火車離家而去的的大學生們,將在陌生的學校度過一個不能“圓”的中秋節。第一次遠離家鄉,老師為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中秋節,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在中秋播撒濃濃的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