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清明節感思
清明時,人流下了一滴滴清明淚,清明淚顫抖著,化成了清明雨,落在了人們那痛苦的心中…~~
清明雨下了,也意味著清明節的悄然而至,可人們似乎已經對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習以為常了,不再像古人披麻戴孝,守孝三年,只是拿著紙錢象征地燒一燒,用紅漆涂一涂碑文,放一放鞭炮,裝出一臉凝重,歸途中便又開始說說笑笑,只有少數人的淚中包含著對已作古的親人的愛和緬懷。
看著奶奶的墓,我心中隱隱作痛,耳邊傳來了兩個姑媽的抽泣,爸爸眼眶紅紅的,媽媽哀嘆著。在我出生前奶奶就去了,因此我有太多太多問題想問奶奶,我便只好將心中的疑問放在三柱香上,任思緒化成一縷游絲般的青煙,飄向天國,浮在奶奶的眼前。旁邊的一個人跪地痛哭,哀求他母親回來,可是,逝去的親人和愛,永遠不會重來。
朋友,孝順你的親人吧!用愛回報他們的無私,趁他們健在的光陰。不要愛得太遲!
清明的淚,淌著。清明的雨,下著。不管過多少年,清明的淚還會再流,清明的雨也會再下,可是逝去的愛,永不再來。
范文清明節感思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只是,幼時教我這首詩的人卻已不在…
-------- 題記
又是一年的春天,又是一年中哀悼親人的清明節,幼時的我只是不解的感受著其他人在哀悼親人時的悲傷,直到長大后,我才明白幼時的不解所不懂的是一種怎樣的悲痛。
花 開 時 節
我喜歡花,因為爺爺喜歡。小的時候我經常在爺爺家玩,爺爺家有一個小院子,院子雖然小,但其中種了一棵桃樹,每當這個時候都會綻放。我經常喜歡在那小小的院子里玩耍。春天的時候,桃花一朵一朵的盛開,大片的桃花在一起綻放時,如浮云般漂浮在枝頭。每次那個時候,爺爺都會搬個躺椅坐在桃花樹下,摘一朵正值綻放的桃花別在我的衣襟上,如一襲白衣勝雪中點上一抹嫣紅,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久而久之,這個小小院子的寧靜倒像是世外桃源般顯得與外界有些格格不入。
記憶中,我的爺爺很愛花,他養著各種各樣的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院里的桃花。桃花是粉色的,有淺粉色也有深粉色,幾片好看的花瓣簇擁在一起,形成一朵漂亮中又帶著絲絲溫柔的花朵。如云的桃花下,爺爺靠在躺椅上為坐在樹下的我扇著扇子,一邊扇一邊講故事。爺爺有時會講自己的往事,有時會講童話故事,每次爺爺講童話故事時,我都會很興奮。因為年幼的我和眾多的女孩一樣,憧憬著童話里的公主,這就是那時的我特別喜歡這桃花的第二個原因。因為在它如霞彩繽紛時每一個女孩都是最美的公主。
還有的時候,爺爺會教我兒歌和古詩。我記得很清楚,那個陽光中帶著點點倦意的午后,爺爺坐在躺椅上教我古詩,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話音到最后,爺爺似乎帶著輕輕的嘆息,他摸了摸我略顯凌亂的頭發,陽光透過云一般的桃花,好似將時光定格。
我也多希望,時間在那一霎停下來。這一切的事好似發生在昨天一般,但我卻知道,爺爺他早在八年前就已去世。
清 明 路 上
爺爺早已經去世,那云一般的桃花也早已不復存在,那眾多的花卉也早已不再屬于我童年的回憶。
如今,又快要到清明了。
我仿佛看到,那一片桃花林中,片片花瓣輕輕飄落。
清明的時候正是哀悼去世親人的時候,我會和家人一起去為爺爺掃墓----每一年亦是如此。而我,也在爺爺去世的那一天,仿佛一下子長大了,我第一次覺得如鮮花般脆弱的生命,雖然也有堅強的時候,但最終也只能慢慢凋落,塵歸塵,土歸土,只留下一種深入骨髓的悲痛。
經常會感受到,清明時飄下的綿綿細雨,直到細細品味時,才有淡淡的苦澀和一抹揮之不去的憂傷,它好似,也在悼念一般,悼念的同時,品味著人生的清香苦澀。
而同時,我好像一直能看到在未來的某一個地方,盛開著大片大片的粉紅桃花,綿綿的細雨輕輕拍打著脆弱嬌柔的花朵,片片花瓣輕輕飄落,我走在其間,迎接著小雨,輕輕抬頭,“爺爺,清明路上,一路走好。”
范文清明節感思3
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傳統活動是掃墓。今年的清明節,爸爸照例把我帶到了老家。
我興高采烈地跳下車,和媽媽、爸爸一起往山上走。在路上,我們看見了許多長得怪模怪樣的野花。這朵花真漂亮,摘下;那朵花也很好看,拿走吧;噢,好香啊!把它帶回去……一路采著花,一點也不無聊。
來到墓前,點了幾柱香,放了鞭炮,便懷著對親人們的思念離開了墓地。
我們并沒有原路返回,而是走上了一條綠草如茵的小路。我邊走邊欣賞風景。這里的鳥兒真多呀!鳥兒們在我們的頭頂上飛來飛去,唱著它們自己的歌。喜鵲唱的是歡樂;白頭翁唱的是悲傷;麻雀唱的是活潑。噢,對了,還有一種我不認識的鳥,它的聲音格外動聽,格外委婉,像笛子,時而歡樂,時而活潑。我正聽得如癡如醉,媽媽突然大叫一聲:“哇!好多的水牛花呀!回家可以做水牛花粑了!”我低頭一看,成片成片的水牛花正如小寶寶般躺在地上,向我們微笑。于是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彎下腰,認真地尋找著水牛花,鳥兒叫得更歡了,像在為我們加油。
我正一蹦一跳地采著水牛花,一位長著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帶著幾個孩子走過來。見我們的手里已經塞滿了水牛花,趕忙遞過一個袋子。我一臉驚訝:一個陌生人為什么幫助我們呢?老奶奶二話不說,居然和弟弟妹妹們幫我們一起采起水牛花來。我們感激得直說謝謝。可那老奶奶卻不以為然地說:“本來就是一個村的人,互相幫點忙是應該的。”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中。本來是陌生人,他們卻幫助我們,還不要任何回報。本以為鄉下人冷漠,可是事實剛好相反,鄉下人比城里人更熱情。
不知不覺,一個上午就過去了,我們和老奶奶揮手告別。因為有老奶奶幫助,我們的收獲真不少:一大袋水牛花。這袋水牛花除了我們付出的勞動,老奶奶和她的孫子們也出了一份力呀!做成粑后,一定別有一番滋味吧!
坐進車里,我回頭望著窗外美麗的景色,心里想著:家鄉真美,家鄉的人更美!
范文清明節感思4
“又是一年芳草綠”,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中國人都會踏青,掃墓和祭拜。
關于清明節有這樣幾句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公主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公主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酒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它的來歷有這么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在春秋是有一個晉文公,他的一個臣子在他落難時,割自己的肉給他解饑,后來文公成為春秋五霸的時候他卻隱居山林,不要封賞。文公尋他的時候放火燒山,他寧死也不出來,后來在他死去的樹上,發現他留下一首詩,主要是勸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是這樣的:“清明復清明”故此,把那天定為清明節,全國都吃冷食,不得生火,所以又叫寒食。
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會永垂不朽的!我們要把這種崇高的精神永久的銘記在心頭。以它來激勵我們!
清明節——讓先輩奮斗的軌跡在我們的拼搏中延伸!!
中國人民是渴望和平的,但如果某個國家侵略我們,我們一定會站起來捍衛我們的尊嚴。我們要把這種愛國情懷永遠保持下去,以它來警示我們!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些鮮花,,燒一點紙錢。此時,這些已故去的親人們的面容會浮現在我的眼前,使我們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