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的格式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觀后感的格式,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觀后感的格式:
觀后感的格式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么。
寫法上,可采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觀后感的寫法: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觀后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采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如所看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觀”的內容后,要對“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觀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于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觀后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
一篇好的觀后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后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采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觀后感始終要受“觀”的約束,開頭要引“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觀”的內容不放松。
以上四點是寫觀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觀后感范文之《長江7號》有感
不久前,我觀看了電影《長江7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叫小狄的單親孩子,他的爸爸窮困潦倒。但為了讓小狄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舉債把小狄送進了貴族學校讀書。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發生意外去世了。小狄聽到消息后十分傷心。但這時奇跡發生了,小狄爸爸送給小狄的“玩具”——“長江7號”(其實是一只外星狗)發揮了它身上的特異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發人深思。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經常對小狄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去偷,不去搶,要努力讀書,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家人,一家比較富,另一家比較窮。他們各自都生有一個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為家庭環境好,從小就不愛讀書,還看不起窮家的女孩。而窮家的女孩卻很爭氣,讀書非常刻苦,學習成績經常名列前茅。后來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從小不好好學習,最終一事無成。而那位窮家的小女孩,由于從小就用功學習,終于成就一番大事業,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都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廣大學生,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長大后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師評語:作者在概括電影情節的基礎上,圍繞“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句話展開論述。作者列舉典型例子進行論證,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長大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觀后感的格式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