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關于高三
一個好的作文需要有足夠的信息和細節,讓讀者能夠了解事情的全貌和背景。優秀的作文關于高三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作文關于高三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作文關于高三篇1
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鮮花。家風如陽光,鮮花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種子,孩子是小樹。家風如雨露,小樹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小時候,母親經常會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母親有時也會把家務分擔給我一些,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每當我找各種理由推掉不做時,她都會笑著對我說:“哎!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做人要勤勞,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最近姐姐考上了大學,家里的親戚每隔幾天就會過來家里坐一坐,祝賀姐姐。也時不時的對我說,你也要努力了,像你姐姐一樣考上大學。今天,經常來我們村子里賣蔬果的爺爺又過來了。我和媽媽去買橘子,剩媽媽還有鄰居挑水果的時間,他對我說:“要好好學習哦,以后要考到博士!”我笑著答應了他。其實早在姐姐考上大學,看到爸爸媽媽驕傲地告訴別人,我女兒考上大學了,是福大的時候我就立志也要像姐姐一樣考上大學,讓他們的心里多一份驕傲。
自古文人重“家風,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因此古往今來,中國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聯”,令晚輩耳濡目染,成為“言傳”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時貪玩,無心讀書,他父親興王心中擔憂,就將他關在書房里,反復罰抄一副家教對聯:“讀書好練武好學好更好;創業難當權難知難不難。”規定每天抄100遍,否則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才領悟了父親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親面前請罪。從此,他把這副對聯掛在書房里,敦促自己用功讀書。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后,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鮮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清香宜人;小樹在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我,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更加出類拔萃!
作文關于高三篇2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瑯瑯,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揚州個園有兩副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并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為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系不大。這是一種誤解,文人重家風,但家風并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為有些人焦慮為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質、錢財,而貴是指素質、教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熏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于不少人來說,家風的好壞甚至影響和決定人的一生。
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四風”很重要,休戚相關、互相影響,還可以在中間加上“家風”。雖然不能無限擴大家風的重要性,“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可能有些絕對。但換一個角度看,從家風開始,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改善,這在方向和策略上卻是正確的。有用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拾起來,最膩味的是先爭論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爭論中不用。
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有利于涵養好的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
作文關于高三篇3
每個人都有他的夢想。有的人想做一個優秀的教師;有的人想當一名成功的飛行員;而有的人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我呢/我的夢想是什么呢/媽媽叫我努力學習,親戚朋友們也這樣鼓勵我/也許我的夢想就應該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然而這個夢想使我很困擾,對于我來說,讀書、學習有時是一強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一沉重的負荷,壓得我差點喘不過氣來,也時常令我產生自卑感,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學,難以達成的夢想。其實自卑感也只不過是我內心深處的煩惱罷了/然而煩惱多了就不難讓人產生一種自閉心理。
月考結束后的一天,我乘車回了家,在家中待了一天加一個晚上,時間很快就流逝了。第二天中午,走了幾里地又來到了三寨車站。可能是運氣太差的緣故,剛看見班車,就聽到發動機轟轟的聲音響起,接著班車就逐漸離我而去。我想大聲叫喊可惜已經來不及。于是只好找地方坐下來等下一班車。
三寨車站并沒有站臺。等車的人有的站在或者蹲在石頭上;有的人則走到村里的小診部里坐坐;而更多的人更喜歡到離停車處不到30米的雜貨店門口閑聊。我在停車處徘徊了一段時間,便大步朝雜貨店門口走去。
我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來。這時,店里的老板娘正在和我左邊的兩位老太太閑聊。她一邊手拿一把掃把一會兒在房里、一會兒在門口邊掃掃,一邊又和兩個老太太有說有笑。沒過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過來。她身材肥胖,年紀在六十歲左右,帶著兩個孩子,一看到店里的老板娘和兩位老太太就哈哈大笑地聊了起來。我認出了,她是跟我一個村且住在村口處的人。我本想招呼她,然而卻忘了稱呼。一時之間,我的喉嚨像是堵塞一般,說不出口。但與其說是忘了稱呼或是喉嚨堵塞,不如說是自己內心的自閉。
可憐的我從來都不懂得主動和別人交談。這可能跟自己的性格內向有關。然而我卻坐立難安,心里想著該怎么辦呢/我是不是應該主動招呼呢/但看她聊得正起勁,而且既然忘了稱呼還是別招呼得好。想著想著……用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可是心里不免會有些自責、有些愧疚。為了逃避自責和愧疚感,我甚至想悄悄走開,去另一個地方等車。可是一旦意識到,如果剛走不遠就被人家認了出來。就不免會讓別人誤會自己是一個多么不愿搭理她的人;一個多么不尊敬她的人;一個多么沒有禮貌的年輕人。
唉/坐在椅子上做一個木頭也不是,悄悄離開也不是。真是的做人真難啊/我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時不時看看村里的老太太。
希望她不會看到我/不要認出我/我心里禱告著。村里的老太太還在和她們閑聊著,聊幾句就哈哈大笑。我看在眼里不覺有些羨慕。這時,村里的老太太突然轉移了視線,發現了我,然后發出一陣響亮的聲音;老偉你下銅人嗎/
我突然瞪大了眼,心里的慌張全顯在臉上。被她這么一喊,我的冷汗也冒了出來。我扭曲了身體輕聲回答哎。她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又和她們了起來。
作文關于高三篇4
過年嘍!我盼望已久的春節終于到來了。我可以拿到很多的壓歲錢,可以放美麗又刺激的煙花,還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盡情地玩耍,而最振奮人心的還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并且一邊吃一邊可以觀看精彩紛呈的春節聯歡晚會!
除夕夜這天,我們全家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漂漂亮亮。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好吃的食品,準備到外婆家大吃一頓。一整天,我們家忙得不可開交,濃濃的節日氣氛一直在我們家上空盤旋著!
傍晚,我跟隨著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婆家,手里拎著一大袋我最愛吃的食品,有香辣的烤雞翅,有清淡可口的春卷,還有香噴噴的豆腐塊……看著這些食品,我的口水已經“飛流直下三千尺”了。不久媽媽幫外婆擺好了一桌的美味菜肴,一家人開始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品嘗著熱騰騰的菜,個個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吃完年夜飯,我們悠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時,天空中,馬路上,到處響起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隨處可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映紅了路人的笑臉。
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煙花,拉著爸爸在門口放起來,只見次第綻放的煙花真漂亮,有的像一只絢麗多彩的孔雀,有的像一顆顆美麗的藍寶石放出藍幽幽的光,還有的像一株株在天空中綻放的銀樹……火樹銀花,真美啊!我們全家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直到最后一縷焰火直入云霄,我才回過神來!
看著滿天的煙花,我剛依依不舍地走進客廳,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晚會真是精彩極了!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有清脆悅耳的歌曲。還有讓人如癡如醉的舞蹈……
夜深了,我進入了甜甜的夢鄉,我夢見了明年的除夕夜也像今年一樣,快樂幸福,讓人回味無窮!
作文關于高三篇5
“水開了”,媽媽喊到,我趕忙跑去,將媽媽幫我倒好的水一口悶了下去。突然,一股濃郁香甜的液體沁入我心田——那深刻的味道!這味道混雜著泥土的樸素、野花的芬芳、苞谷的濕潤。這味道代表著最原始的土家族風情,歡快明了。
我的家鄉位于貴州銅仁,一個小小的地級市。這塊曾經的蠻夷之地,孕育了這古老淳樸的民族。
家鄉的田地,是我最原始的游樂園:我在泥地里打滾,純潔的泥土溫暖了周圍的一切;我望向四周的吊腳樓,手中的泥土也慢慢變成了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小屋,只待那可愛的昆蟲入遷。玩累了、渴了,帶著一身泥巴的我哧溜一下跑回家,長輩們望著我,無一不是歡喜交加,我的心被那隨之而來的心疼與關愛融化:奶奶和媽媽一邊嘮叨又一邊小心地幫我拍著身上的泥土,而爸爸則忙著往灶頭添火燒水。
門前的壩子擺滿了方形的桌子,屋檐掛上了喜慶的貼畫和燈籠,就連嚴肅的禮堂也擠滿了載歌載舞的人群。一切都昭示著喜慶的大好時光來臨,我坐在桌前,望著桌子上一絲細細的紋痕,心中盼望著那有點辛辣又有一絲甜味的農家菜擺上桌,最讓我著迷的就是那不油不膩的紅燒肉!
溫暖的山風又吹起來,它來告訴大家:該去看新娘子了!我站起身,突然聽見了喜慶的鞭炮聲從遙遠的山麓傳來,望著遠方陪送的親友漸漸地隨著山風來到我身旁,啜泣的哭嫁聲居然讓我激動地一哧溜跑出人群,然后又跑回家中,不斷來回。就這樣做著無意義的跑動的我,卻不感到厭倦和疲勞。我是被土家族那幸福的身影與人們的熱情熱血沸騰了!這時,一首熟悉的旋律蕩漾在深山之間,那激昂的聲調、熟悉的旋律、活潑的民族文化讓我情緒又一次高漲。不知何時,對唱的隊伍已經來到我身邊,而我的嘴巴也不知何時也唱起了這和諧美妙的山歌。
不久,香噴噴的飯菜便從初生的火中出爐,我細細品嘗著這土家田園的精髓,一種從未有過的驕傲進入心頭。這到底是眷戀還是依戀?大人們并不知道,在他們通宵暢飲、歡度良宵時,一個小孩,穿著方衣,偷偷跑去了高高的山頭,躺在巖石上,喝著既冰涼又甘甜的泉水,望著明月,發著呆;他還和昔日的伙伴一起去到田中的泥地玩耍,他又將那洗凈的方衣浸上了濕潤的泥土,又沉浸在那美好的土家族民族風中,又瘋狂地唱著那甜美的山歌、童謠,又在那高高的包谷林間玩著捉迷藏,又陶醉在那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光。
這記憶像風,只清爽一會兒;這記憶像彩泡,只亮幻一會兒。本是在命令之下喝水的我,不知怎的,忽然細細地品味這清泉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