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祖國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8篇
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作文《祖國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作文《祖國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1: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是《弟子規》里面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它告訴了我尊重父母的道理。它主要告訴我們在家里,父母呼喚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馬上回應,絕不能不理不睬,或慢慢吞吞;父母有事情吩咐我們時,我們要立刻行動,決不能出現懶散的情況,父母教導我們時,必須洗耳恭聽,當我們犯錯時, 在父母面前要大膽承認錯。天氣總是千變萬化,此時我們應該問候父母是否感到不適?;氐郊一虺鋈ケ仨毢透改刚f一聲。雖然現在的生活環境比古代的好得很,大多數的人都過上無憂無碌的生活,但是,我們卻漸漸忘記了古代人的那種尊父母、愛父母、孝父母的那種精神。
大家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它講述的是周文王小時候孝敬父母的事,他每天天剛剛蒙蒙亮就起來,第一件事便是去問候父母,向父母請安。只要發現父親微有一點點不舒服,就會想盡辦法讓父親直到舒暢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塊。他每天每夜都不知疲倦要去和父母問安。這種至誠至孝的精神,我們現代的孩子們為什么做不到呢?主要原因是,我們雖然都有一顆想報恩于父母的心,但我們卻沒把它擺放在我們心里最高的位置,更沒想過讓它高高在上的照著我們,成為我們前進途中的燈塔。
為什么它是照亮我們前途的燈塔呢?做大事的人都知道,要做大事要先懂得尊重別人,而尊重別人必須要從尊敬父母開始啊!如果連尊敬父母都不會,就會成為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一個失去誠信的人怎么能干成一番大事業呢?所以,我們不應該太小看此事。
日常生活中,每天問候父母一聲,每天聽從父母命令,這些事有誰能真正做到,或許問到你,你也會感到羞愧,我也不例外,在家父母吩咐的事總是拖拖拉拉,吃飯只顧著吃自己的,想想自己的所做所為,真想找個洞鉆進去。所以尊敬父母、關愛父母那不是一件小事。
從今天起,讓我們從國學經典《弟子規》中吸取營養,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做一個尊父母、愛父母、孝父母的好孩子,為將來建設國家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
作文《祖國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2: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通稱黃皮戲。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續進入北京演出,同時吸收了漢調,秦腔,昆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融化,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F在我們稱為京劇。
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角色行當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動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點,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劇的服飾有它獨立風格,色彩艷麗,描龍秀鳳,五顏六色,質量考究,在舞臺上大顯身手。
京劇是以完整的故事情節,悅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艷麗的服飾,更用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廣大觀眾,讓人們享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也使人們從故事情節中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勸人為善受到教育。
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魂寶,祝愿它繼續發揚光大,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作文《祖國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3: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地道中國人,一生只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一個是可親可敬的祖國母親。
我的祖國母親,從古至今“養”成了許多“習慣”。這些習慣說的俗一點,就是她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歷時悠久,其中“祁紅”算是出名的了。***爺爺曾為它夸贊:“你們祁紅世界有名。”的話,可見祁門紅茶的名、醇、香和地道。飲祁門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可見“祁紅”是名不虛傳呀。
食品文化更是繁多,就拿各位最熟悉的粽子說吧。粽子是因為屈原的故事而流傳的。那你們知道粽子為什么要用艾葉包嗎?告訴你們吧,因為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所以嘛,現在同學們都只能看到媽媽們準備艾葉和肉、米包粽子了。
不同的國家,服裝也不同。中國的服裝文化最早就有清淡平易、寬抱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的特點。
祖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許多,我寫一天也寫不完。不過,只要我們心中知道它,遵守這種傳統,那我們就是一名優秀的中國人!
作文《祖國的傳統文化告訴了我》4: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筑、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為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里,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為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為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后,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谷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征著一年團團圓圓。
另外,端午節是為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府被貶到楚江一帶,詩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民為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