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設節儉型學校,不僅僅是全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職責。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1)
春風習習,送來綠意;秋風瑟瑟,引來肅殺;狂風咆哮,帶來災害。除了大自然的風,現今社會上還有很多“風”影響著我們。譬如“校風”營建學子的學習氣氛,“搶購風”刺激消費水平的增長等等。除了這些“風”,還有“奢靡浪費”這種不良風氣正在大肆風行,制約乃至阻礙社會的發展,給和諧的社會發展圖添上敗筆,所以我們要堅決反對奢靡之風。
何為奢靡?顧名思義,奢靡指的是揮霍浪費錢財,過分追求享受的行為。李商隱說得好:“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確實,縱觀歷史長河,從前賢治國理家事件中,我們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勤儉節約與奢侈浪費是家國興亡之關鍵。譬如:商紂王作為商朝的亡國之君,他的性格獨斷殘暴,生活奢靡浪費。他剛即位時也曾在政事上有所作為。但隨著繼位的時間越來越長,年輕有為的君主變得貪圖享樂,最終逐迷失了方向。相傳商紂王十分寵愛妲己,所以經常派人搜集當時的奇珍異寶來討妲己的歡心,并勞民傷財地建造了一座摘星樓,把搜集的奇珍異寶都放置在這里。后期商紂王更是在沙丘建造了酒池肉林,并命令一大堆的男女在其中赤裸嬉戲,可見當時商紂王的生活,已經奢靡到了極致。最終他的奢靡和殘暴導致了商朝的滅亡。
勤儉興國興家,奢靡亡國亡家,這是千古常談和必談話題。提倡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位注重節儉的典范。他說:“自古王者之興,未有不由于勤儉;其敗亡,未有不由于奢侈。”在他執政的30年間,大力提倡節儉,反對奢靡浪費,開創了洪武之治。在南京建造宮殿時,負責工程的官員把宮殿的設計樣本拿回來給朱元璋審閱,他毫不猶豫地把華而不實的部分全部去掉。不僅如此,他還命人專門制作奢靡亡國故事的牌匾懸掛在宮殿的墻壁上,時刻警醒自己,引以為戒。歷史長河中,數不盡的明君名相深知這些治國的道理和智慧,盡管他們身居高位,卻能夠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帶頭勤儉持家、勤儉治國,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下基礎。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當以前人為鑒,時時警醒自己,時刻謹記歷史的教訓。堅持勤儉節約、抵御奢侈浪費,我們應該身體力行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讓厲行節約、反對奢靡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2)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品質。但是在今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人浪費的可恥行為。每到這時,我都不禁替那些人深深的惋惜:他們不僅浪費了糧食,還使自己的心靈沾上了污點,這是多么可悲啊。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外出去吃飯,吃到最后,爸爸碗里還剩下許多,我和妹妹勸爸爸趕快把飯吃掉,不要浪費糧食,可爸爸一再推說自己飽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們是在無理取鬧一樣,卻從來沒有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說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糧食都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我們怎么能浪費?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如果全中國上下13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食,那么這些省下的糧食足夠5萬人吃一天。這是一個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可見,節約是非常重要的。
節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比如說及時關好水龍頭,把飯吃干凈,不要扔還沒有用過或還沒有壞的生活用具……
有一天,我們出去散步,透過一家餐廳的玻璃看見一個孩子委屈地站在椅子旁邊,嘴里結結巴巴地說著什么。剛開始,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后來過去一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孩子的母親和一些人吃飯,吃完飯要求把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可是孩子覺得很難為情,所以央求媽媽不要打包了,免得讓人笑話。幾番爭執后,母親生氣了,要求孩子把《憫農》背一遍。孩子背得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親的意思。背完后,母親對孩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大教育”,那母親說:“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菜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不能糟蹋它們,如果糟蹋它們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并且不浪費一點兒糧食。”看來那孩子也明白了,低頭向母親認了錯,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節儉是重要的,浪費是可恥的,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決不能喪失節儉的品質。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3)
縱觀歷史長河,成由勤儉敗由奢的經驗教訓,發人深省,令人刻骨銘心。歷朝歷代的興衰事實有力地證明:勤儉治國,得民心,得天下;奢靡享樂,失民心,失天下。
以史為鏡,知興替。歷史上因奢靡而亡國的屢見不鮮。陳國的昏君陳叔寶,生活奢靡,荒淫無度,不理朝政,置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而不顧。收刮民財,揮霍國庫,修建豪華宮殿樓宇,以供飲酒作樂,終至亡國被俘,成為臭名招著的亡國之君;南唐后主李煜,同樣敗在了昏庸奢靡,縱情享樂的腐朽生活上。導致南唐日漸衰落,不堪一擊,只能拱手歸降宋朝,成為歷史上又一個可恥的亡國之君;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進京當皇帝四十二天,也犯了奢靡的大忌,敗在了荒淫腐敗的軟刀之下。
不堪回首,窮奢極欲的亡國諸君,用酒肉美女演繹著奢華的悲劇,用悔恨書寫著屈辱的亡國史,用血淚鋪設腐朽的皇權之路。時刻為后人敲響敗由奢的警鐘。
開國領袖毛澤東,汲取歷代敗由奢的亡國教訓,在建國初期。就三令五申告誡全黨,務必保持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防止糖衣炮彈的攻擊。毛澤東身先示范,廉潔自律,不搞特權。帶頭吃粗糧,穿布衣。外出視察,不飲酒,不收贈品,吃住自掏腰包。與民同甘共苦。帶領新中國的執政黨,成功的通過了進京趕考的大關,向歷史交了一份成功的答卷。使江山社稷,安如磐石,穩如泰山。
然而,杜絕奢靡之風并不是一件可以一勞永逸的事。特別是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當下,能否保持節儉本色確實是對一個人的嚴峻考驗。例如少數高官被物欲迷了雙眼,放松了對自我的約束,追求奢靡享樂的生活。金表華服,珍饈佳釀,豪華別墅。用公款吃喝玩樂,一擲千金,貪污腐化,奢靡墜落。嚴重的敗壞了黨的聲譽,敗壞了社會風氣,敗壞了人民公仆的形象,更有損于執政黨的地位。對此,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狠剎奢靡之風,對那些貪污之徒,給予黨紀國法的嚴懲。只有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帶動社會風氣的改變。
如果說歷代亡國之君是敗由奢的惡果,那么我們黨穩坐江山則是成由勤儉的光輝典范。古往今來,凡是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的政權,都離不開勤儉治國的宏圖偉略,更離不開懲治腐敗的法律法規。否則國家就會走向衰落滅亡。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利國利民,讓我們以勤儉為矛,除盡世間的奢靡之氣。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4)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于是不少的人隨意浪費糧食、浪費水、浪費電……地球的資源就這樣一點點被浪費掉了!為了提倡節約,學校在放假前向我們提出了:從我做起,摒棄浪費!在假期里開展“家庭節儉日”活動。
暑假開始的第一天,我們全家一致決定:就把今天設為“家庭節儉日”!可是從什么地方開始節儉呢?一大清早起床我就開始苦惱,在家里晃來晃去尋找。爸爸說:“其實節儉就在我們身邊,不需要刻意去尋找,你做任何事都應該想著它!”
我靈機一動,對啊!洗臉刷牙就可以節約!以前我刷牙都是一直開著水,現在可不一樣了,我用完水就立刻就把水龍頭扭緊,生怕多用了一滴水。這時,我忽然發現爸爸沒把水龍頭關緊,就趕緊幫他關好。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別小看這一滴水,積少成多,一年就會浪費十幾噸水呢!相反,如果你節約一滴水,我節約一滴,或許不多,那一百個人呢,全國的人都一起節約呢?的確,節約和浪費就在一念之間!其實節約水的方法還有許多呢,比如把洗完臉的水可以去沖廁所,下雨天還可以拿盆子接雨水澆花等等……
除了水可以節約,糧食也可以節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兒時背的古詩,可長大了又有誰記得呢?以前我吃飯時,經常把飯粒漏了一桌子,媽媽常笑我是“漏下巴”!今天可不能這樣,吃飯時我特別的小心,生怕漏掉一粒米。以前我經常不吃完飯,可今天我把碗里的飯吃的干干凈凈。看著光光的碗盤,我得意地說:“以后我們都要實施光盤行動!”
一轉眼就吃完晚飯了,往常我們家吃完晚飯之后都是燈火通明,看電視的看電視,玩電腦的玩電腦。可今天是節約日,我對爸爸媽媽說:“今天我們實施熄燈計劃吧!”我們把所有燈都關了,黑黑的夜晚什么都看不清楚,做什么好呢?這是爸爸提議:“我們來玩‘尋寶游戲’吧!”于是,我們在黑暗中開始了“尋寶”,當然寶貝只是我的小熊玩具,看誰把小熊藏得最讓人找不著!歡快的笑聲在夜空中回蕩……
這一天我雖然沒有看到電視,也沒有玩到電腦,但這卻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天,因為這一天讓我懂得了節約,也讓我體會到了節約的快樂!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5)
勤儉節約是我國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優良美德。《朱子家訓》有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在物質匱乏的過去,勤儉節約是維持一個家庭的必然要求,更是振興邦國的強力保證。而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放任奢靡之風了呢?當然不是。
諸葛亮曾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約從不是一個囿于時代的詞語,它更是一種精神,是炎黃子孫經久不衰的信仰,帶著祖祖輩輩的烙印。就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經常對她身邊的人說:“節約便士,英鎊自來。”女王更是在每晚睡覺前親自熄掉白金漢宮走廊上的蠟燭。富可敵國的王室尚且如此,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奢靡浪費呢?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因為節儉才會有文景之治,因為奢靡才會有隋唐的滅亡。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力戒奢靡,厲行節儉都值得被時刻銘記。曹操稱霸后不忘節儉,王公貴族都被禁止穿錦繡;明太祖朱元璋宴請群臣或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四菜一湯。奢靡之風一旦興起,哪朝那代不會滅亡?
而今,為追求“精致”無節制購物;為刷“愛豆”銷售量大量購買無用商品;因虛擬世界投入大量金錢;因模仿主播惡搞“挑戰”不愛惜身體,這都是現代的奢靡之風。任其蔓延下去,后果不堪設想。
厲行節儉,不只是一句口號,也不是要我們回到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方式。厲行節儉,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們可以在洗手時將水流關小一點;我們可以一水多用淘米水洗菜,洗衣水沖馬桶;我們可以在每次吃飯時踐行光盤行動;我們可以少一些物質上的攀比,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禁止鋪張浪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紙醉金迷的生活只會讓我們失去理智,唯有“儉”才能滌蕩心靈。
奢靡之風不可取,我們要做到的是勤儉節約。這是一種做事態度,是一種民族精神,從不是空喊口號。新時代的我們,應將節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撇去大而無當的浮華,重歸克勤克儉的淳樸,生活才能淡而有至味。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6)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成功來自勤儉節約,我們應該遠離奢侈,勤勞樸素,家運國運將永久興旺。”這是爸爸的口頭禪。每當爸爸發現我和媽媽不節約時,便會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以為地球上的資源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沒有了這些資源,后果會很嚴重,而且會對人類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脅。”
有一次,我洗完手后水龍頭沒關緊,被爸爸發現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當時就訓斥了我一頓:“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你怎么能這樣浪費呢?”“我是不小心的。”爸爸嚴肅地看著我:“多節約一滴水,少流一滴淚!你懂嗎?”“會有這么嚴重嗎?”我驚訝而有疑惑不解,“地球的3/4都是水呢!”“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如果我們再不珍惜水資源,那么人類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看爸爸那岸然道貌的樣子,我還真有點緊張起來了。后來,我看到書籍、報刊、電視上到處都在提倡節約用水,我漸漸意識到: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水,就沒有這個蔚藍而又美麗的星球;如果沒有水,人類、動植物就不能生存。
從那以后,我和媽媽都非常節約用水,沒有人的時候,水龍頭從來都不會傷心地“流淚”。媽媽用淘米水澆花,清洗衣服后的最后幾次干凈水用來擦地板,然后沖廁所。而我洗手時總是用一個盆子接著,免得浪費了,手洗干凈了用剩下的水洗腳。
爸爸也要求媽媽節約,媽媽經常會把剩菜剩飯倒掉,這時,爸爸總會認真地說:“吃不了那么多,相應地就做少一點嘛,這樣我們既省了錢,又不浪費糧食。糧食的短缺,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好,好,好,都聽你的。”媽媽笑瞇瞇地說。
就這樣,倡導節約的老爸熏陶了我和媽媽,我們全家也“光榮”地加入了“低碳一族”。在這里,我們全家想告訴大家:“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家園,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切資源。隨著環境污染的進一步惡化,我們的資源也愈益枯竭,為此,我們應責無旁貨地倡導節約。”
勤儉節約作文700字左右(篇7)
唐朝詩人杜牧在《阿旁宮賦》中寫道“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它寫出了秦朝由盛轉衰的過程,是什么使這個強大的王朝由盛而衰呢?就是奢靡之風,所以我們要拒絕它。
追求奢靡是一個綿延至今、困擾無數代人的問題,卻一直不能更正。因為欲望之心人皆有之,“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懷有欲望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抑制不住就會變成貪婪,從而引發奢靡之風。
奢靡之風即鋪張浪費、奢侈腐化,它可以使統治者不恤民力,窮兵黷武……比如商紂王,他寵愛妲己、酒池肉林最終導致國家滅亡;再如隋煬帝,窮兵黷武三征高句麗,他還動用民力開鑿大運河,最后隋朝也毀滅在他手中;還有唐玄宗,他統治前期一心向上,積極進取,開創了開元盛世。但后期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導致了安史之亂的暴發;同樣是君主,漢文帝,生平節儉,開創了文景之治,為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古人說“歷覽前賢國于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確實如此。
毛澤東說過:“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是告誡全黨、全國人民,即使面臨著勝利,也要時刻保持謹慎節儉,力戒驕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抵制奢靡之風確實不易。不僅僅要依靠外力,更要依靠自己“內力”;不僅需要有嚴格的法律來約束那些貪婪的人們,還需要我們樹立崇高的信仰,加強自律。奢靡之風危害是巨大的,小到可以毀滅一個人,大到可以毀滅一個國家。我們應該以先賢為榜樣,“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給自己的內心加一道牢不可破的道德盾牌,為創造一個清明繁榮的中國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