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作文600字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1】
“北出長城古塞邊,荒松落日少人煙。”一首描寫邊塞的古詩,讓我們走進了大漠與戈壁。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有一座令全世界為之著迷的古城,那些你曾經熟悉的詩篇都在書寫著他的故事,他有著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敦煌。
敦煌古稱沙洲是絲綢之路上的節點城市,他今天之所以名揚天下,蜚聲中外,卻是因為一座石窟——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因位于沙漠高處而得名,它與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世界上連續開鑿時間最長現存洞穴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佛教石窟建筑群。東西方學者一致認為,他是歐亞大陸最偉大的藝術寶庫。是一座刻在墻壁上的博物館。
敦煌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共有492個,共有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如果把敦煌壁畫連成一米高的畫廊,可以延綿50公里,所以莫高窟被人們稱作:世界上最長的畫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個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壁畫上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挽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從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敦煌的歷史殿堂。
莫高窟是人類文明的精粹,是人類靈魂凝結出來的永恒力量。
莫高窟的顏色是渾厚的,因為他積淀了一千多年的風沙,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澀有憤恨,這些味道,這些感情交織著筑成了莫高窟。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歷史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2】
踏著歡快的腳步,我來到了“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稱的世界文化遺產風景區——龍門石窟。
著名的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以南13公里處,那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稱“伊闕”。現在,“伊闕”已成為游龍門石窟的第一景觀。
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代,就刻鑿在龍門山的石壁上,長有1公里多。現存石窟1352個,佛龕150個,碑刻300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余尊。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這里如同一座座包羅萬象的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我們沿著石塊鋪成的小路拾階而上,經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到了萬佛洞。洞中主佛跏趺于八角蓮花座上,似乎個個佛都朝著我們笑呢!最令人贊嘆的是洞內的南北壁上刻滿了2厘米的小佛,遠遠望去就像密密麻麻的巧克力豆。高的有17。14米,遠遠看去就像是頂天立地的巨人。
在1000多年前,華夏文明就達到了如此高的水平,不由令人深深敬佩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這散發著無限魅力的龍門石窟,定會在每位游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跡并回味著它那無限綿長的古老文化氣息。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3】
歷史悠悠,我品古代風味;文化綿綿,我讀千秋萬載,中華五千年悠久綿長的歷史長河淘洗了不盡的文化遺產。——題記
你,就是一道輝煌的歷史文明。
你,兵馬桶,多少年來,你們承受著泥土的重壓,忍受著千年的水蝕,歷經著火燒的磨練,但你們硬是挺直了身板,撐開了頭上的一片土泥,重現在世人面前。你們用泥塑的身軀震驚著我們,你們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詮釋著生命與永恒的定義……
你,碉樓,經過風風雨雨,千磨萬擊,但你們毅然地聳立著,你們各具風韻,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氣勢磅礴,你們融合外國建筑藝術的精華,造型獨特,獨樹一幟。你們中西合壁的建筑藝術印證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著交流與藝術的風采……
你,長城,受住了歲月千年的考驗,你堅毅不倒地聳立在崇山峻嶺之中。雖然歷經風與火的洗禮,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內里豐富的歷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曾經的璀璨多彩?你雄偉的氣魄驚嘆著全世界,向全世界訴說著輝煌與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華大地歷經了多少滄海桑田的變化,但歷史的車輪不會碾碎你曾經的輝煌,梢縱即逝的時間也不會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歷史文明殘留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它們永遠昭示著歷史的文化豐碑,永遠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成和民族精神……
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傳承歷史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后記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4】
我心目中的長城長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處。暑假里,我如愿以償飽覽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長城風光。八達嶺聳立在北京西郊,遠望起伏連綿,近看山嶺陡峭。長城盤旋在山梁上,像騰飛的龍。站在長城上往下看,只見停車場的一輛輛轎車如甲蟲,一個個行人如螞蟻;往上仰望,藍天白云,烽火臺傲然挺立。登長城看起來容易,走起來氣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漢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滿面。媽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不自滿。”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堅持往上登,終于登上了八達嶺長城高處--烽火臺。爸爸告訴我:這是古代秦朝,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勞動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磚石砌成的。以后逐漸連成了萬里長城。我們的心情都很激動,從不同角度,選取不同的景點,拍下了10多個鏡頭。站在長城上,我浮想聯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惡劣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就能燒出那么質好量多的火磚,砌成了堅實的城墻,實在是了不起!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把祖國的各行各業建設得蒸蒸日上、欣欣向榮。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要保護好長城,更要弘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我今年9歲了,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要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世界的和平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筑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長城連續修筑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丁長城后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所以說,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之無愧。長城,是我們中國的一條長龍,是見證中國發展的有效見證。所以我們要到長城去玩。這也驗證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含義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5】
“鐺”木板磕在石板上鏘然有聲,清脆、卻又不失虔誠。隨著這股敬意,我們來到了布達拉宮。
遠遠地,路上便看到一座白墻,下車時發現是藏族人民去朝圣。通向山頂的路是許多未打磨的大理石砌成,千瘡百孔,卻異常干凈。
藏民們都被一面較重略長的木板捆往手腕,著一身白衣、白褲,和麻布白鞋。他們行進得極慢,一步、一跪、一磕頭,走大半天才不過百米,但他們那被長年直射曬得黝黑的臉龐上卻無一絲不耐煩,干裂的嘴唇在每次磕頭時都不停地念著藏語的佛經。
伴著朝圣者的腳步,聆聽著那仿佛傳敲開心門的一聲叩響,我們己到布達拉宮的腳下。
朝天半仰,黃白色的漆墻毫不遲緩地反射從萬里晴空中下來的日光。毫無保留地普照它四周這一片土地和它的人民。
屋檐與墻沿的凸起連接一根根極細的棉線,線上系著無數小彩旗。泛黃的、嶄新的、玄白的、完整的、殘砍不堪的、日曬雨淋的,無一不寫滿了細如蚊腿的藏傳佛經,不禁對藏民的虔誠肅然起敬。
我踱步繞布達拉宮一周,手指輕抵粉刷過不知多少次的黃墻,它依然光滑。明黃的軀體,溶入暖黃的陽光,浴于金黃其中,只覺溫暖,給人以振奮。仿佛先論遇到何事,只需感受一下那溫暖的陽光,聆聽佛的訴說,仿佛天地之悠悠,世事變遷紛擾,人生瑣碎勞神,皆不足憂傷,不足牽掛起世俗與名利之心……
追溯布達拉宮的出身,是否在很久以前,人民需要一種信仰,來堅定他們在高藏上艱苦的活著。去慰藉,濡養他們的精神。
佛的博愛,以他的替身——布達拉宮的宏偉身軀,和普照眾生的溫暖懷抱感化了我,使我仿佛有一種敬意,油然心生。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6】
布達拉宮坐落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市中心的紅山上,海拔3700余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共13層,是西藏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樣式最全、保留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筑。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拉薩的第二天,就先到布達拉宮旅游。遠遠望去,布達拉宮像一頭巨獸,匍匐在紅山山頂上。走進宮門,就看見長長的盤旋而上的臺階,臺階兩側是雪白的墻,白墻和湛藍的天空相輝映,讓人神清目爽。墻的頂部刷成了朱紅色,像是給墻戴上了一頂紅帽子。臺階的盡頭,是紅色和黃色的宮殿。紅、黃、白三色的布達拉宮看上去顯得格外壯觀美麗,又充滿神秘。
布拉拉宮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十七世紀_時期重建后,成為歷代_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分為白宮和紅宮,宮內珍藏大量佛像、壁畫、經典等文物。在紅宮內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以及大臣們的塑像,是他(她)們促進了漢族和藏族人民的友好往來,促進了西藏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讓我最感到震驚的是_的靈塔,它高達14.85米,當時為建造它,共花費白銀104萬兩,并用去了11萬兩黃金和1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還有一顆大象腦里生成的比大指拇還大的珍珠。藏族人民對布達拉宮的敬愛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爬上布達拉宮時累的氣喘吁吁,可是身旁常看到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一邊走、一邊在叩拜,一點疲憊的樣子也沒有。宮內隨處可看到許多善男信女在虔誠的磕頭、念經,他們還向佛像捐獻酥油、哈達和錢。宮內到處彌漫著藏香的味道,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我在宮內草草參觀后,就來到了出口。在出口處,正好看到一個年青人在閉著眼睛唱經,他那虔誠的樣子讓我禁不住肅然起敬。
走出宮門,回首望去,布達拉宮沐浴在陽光下,被陽光染上一層金色,更增添了神秘氣氛,更顯得壯觀美麗。
文化遺產作文600字【篇7】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張導。伴著徐徐的春風,我們來到了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面前。
莫高窟坐落在我國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它的四周布滿沙丘。莫高窟的洞窟數量有735個,分南北兩個區,南區492個,北區243個。洞窟里面有精彩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堪稱無價之寶的藏經。它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
大家請跟隨我到內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那些歷史悠久的壁畫。莫高窟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它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大家看,面前的這一幅壁畫,是佛教藝術的其中一幅。這幅畫的描繪的是《尸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國王叫尸毗王,大家都知道釋迦摩尼吧,尸毗王就是它的前世。尸毗王十分的誠實、善良和仁慈,他一心求佛。天上有兩個佛想要考驗尸毗王是不是真心求佛。他們一個變成了鴿子,一個變成了老鷹。老鷹追逐鴿子,鴿子躲到了尸毗王的懷里。老鷹惡狠狠地說:“把鴿子還給我!”因為尸毗王十分善良,他愿意割自己的肉給老鷹,來換取鴿子的性命。兩個佛看尸毗王果然是真心向善,這時,天空下了一陣香雨,國王感到身體輕飄飄的,他成了佛。這個故事就講完啦。
下面,大家看一看壁畫上的飛天,洞窟里有成百上千幅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請撥琴弦。有的倒著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揚,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游客朋友們,我們了解了莫高窟,聽了《尸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大家有沒有被莫高窟的藝術魅力震撼呢?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覽,體會莫高窟的奇妙之處。